2023-12-14 15:35 作者:李先生
要问水稻为什么会出现黑稻粒?据悉水稻出现黑稻粒可能是发育不良,施用氮肥过量,感染鞘腐病、稻瘟病、稻曲病等。根系发育不良,不能正常输送水分和养分,就可能出现黑稻粒;施用氮肥过量,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结穗期出现黑粒;感染鞘腐病、稻瘟病、稻曲病等,稻粒会变成黑褐色。1、发育不良水稻种植后根系发育不良,不能正常输送水分和养分,就可能出现黑稻粒,这种现象多与土地不透气、土质过重、土壤中细菌过多有关。2、氮肥过量水稻生长过程中如果施加氮肥过量,尤其是尿素,会导致抽穗期秧苗生长不良,结穗期出现黑粒。生长期应该少施氮肥,多施加其它微量元素较多的肥料。3、感染鞘腐病为害水稻剑叶鞘和穗部的一种真菌病害。苗期受害,幼叶鞘上有白色绒状物,叶鞘变褐枯死;分蘖期受害,叶鞘呈褐色针头状斑点,扩大成椭圆形深褐色斑;叶片受害,常局限于中脉,病斑梭形,深褐色;被害谷粒为深褐色斑点,酷似胡麻斑病,病斑边缘不明显。防治方法:水稻种子在播种前用1%石灰水浸种,或用40%禾枯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浸种,或用40%多菌灵胶悬剂250~500倍液浸种。在防治稻瘟病,对本病也有兼治作用,可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丰米超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禾枯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感染稻瘟病为害秧苗、叶片、穗、节等,分别称为苗瘟、叶瘟、穗瘟和节瘟。其中,穗瘟发生于穗颈、穗轴、枝梗和谷粒上,谷粒病斑发生于内外颗和护颖上,内外颖随着稻粒的黄熟,病斑变为椭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斑点,护颖病斑为黑褐色。防治方法:穗颈瘟在裂口前期和齐穗期开展防治,可用75%三环唑霜脲氰,或40%稻瘟灵,或20%稻瘟酰胺,或50%甲基硫菌灵,40%博仕一号啶虫脒,喷雾防治。5、感染稻曲病仅在穗部发生,为害稻穗上的部分谷粒。其先在颖壳的合缝处露出淡黄绿色的小菌块,逐渐膨大,最后包裹全颖壳,为墨绿色或橄榄色,最后开裂,布满墨绿色粉末。防治方法:每亩5%井冈霉素液剂225-450毫升,于水稻孕穗期防治1次。使用14%络氨铜每亩400毫升,在水稻抽穗前10天施用;水稻破口前6天左右,每亩用15%井冈霉素A水剂100克,或20%井冈·蜡芽菌悬浮剂100克,兑水喷雾。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