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一览:
1.防止杂草争夺水肥。除草深度,以不伤鳞茎为准;生长期和枯萎期共除草2-3次;出苗前必须用新高脂膜配合针对性药剂处理土壤。
2.施肥灌水。栽植贝母用腐熟的猪圈粪为好,忌用炕洞土、小灰等碱性肥料。每年施2次盖头粪,第一次在大鳞茎采收后至结冻前,施的农肥应细碎,平铺在畦面上约3厘米厚。在5月台票上中旬,贝母生长旺季,可追施过磷酸钙,磷酸二铵,随后浇透水,水渗下及时松土。叶面及时喷施光合营养膜肥,可助力植物吸收大量光肥、光能、光照、兼容常规肥料、养料供给植物生长发育至极限。一次施用全年受益。贝母现蕾后,如不留种,应及时,全部摘除,如计划留种,可适当疏蕾。
浙贝母的施肥有哪些技术?
浙贝母的施肥技术:浙贝母的施肥可分为基肥、冬肥、苗肥和花肥。
①基肥:在栽种时施用。一般有机肥(如厩肥、堆肥等)每667m2施1000kg以上。由于浙贝母早期生根和芽分化所需营养,基本由鳞茎(种栽)供应,所以基肥用量可以较少,主要供植株后期生长需求和培肥地力。
②冬肥:在12月中、下旬施用。这是浙贝母生长期中关键的施肥措施。它不仅要满足植株生长需要,而且还能提高土温,保护越冬芽安全越冬。因此一般使用有机肥,而且用量较大。先沟施人粪尿,每667m275~1000kg,再施入饼肥每667m275~100kg,用土覆盖,再施圈肥每667m21500~2500kg于畦面。
③苗肥:在翌年2月上、中旬齐苗时施用。以速效性氮肥为主,一般每667m2施人畜粪尿750~1500kg,可分两次施入。同时配合钾肥效果更好。
④花肥:摘花后施用。在主产区一般为3月下旬施用。此肥可延迟地上部枯萎,促进养分进一步向鳞茎中运输,为新鳞茎的迅速膨大提供充足的营养。此时所施肥料种类和数量与苗肥相似。但也要看地力和植株长势,若种植密度大,生长茂盛种栽田,可适当少施或不施。
贝母种植如何施肥整地?一般基肥多结合整地或移栽施人田间,最好是分层施肥。贝母大部分肥料要以基肥施人田间,追肥只是少量的。施用基肥应避免与种子、鳞茎直接接触,以免产生肥害。
追肥是基肥的补充,用以满足各个生育时期对养分种类和数量的需求。追肥又分有根侧追肥、根外追肥2种形式。根侧追肥又分条施、环施、穴施3种,施肥量一次不能过太,也不能与根体直接接触。根外追肥多用低浓度的无机肥料直接喷雾于茎叶表面。
土壤供肥量一般氮按吸收量的1/3计算,磷、钾约为吸收量的1/2计算。肥料利用率氮50%计,磷为30%,钾为40%。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供参考
欢迎评价交流
平贝母有哪些需肥的特性?平贝母的需肥特性及施肥技术:平贝母是喜肥作物,因此,必须施足底肥。据报道,增施底肥可使平贝母增产49.1%。底肥的种类以猪粪、鹿粪、马粪最好,其次是堆肥和炕土、腐熟人粪等。施肥时,把粪铺在挖好的畦槽底上约3~6cm厚,摊匀即可,然后将打碎土平铺底肥上,厚度3cm左右,摊平耙细。
平贝母在新鳞茎形成期(从出苗到母鳞茎的消失期间),需要充足的养分,为母鳞茎根系的发育和新鳞茎的生长创造良好条件。此外,在新鳞茎生长后期养分需要多,以增加叶面积和延长叶片功能,促进制造更多的同化产物运转到鳞茎中,达到丰产。据实验,追施硝酸铵150g/m2、腐殖酸铵200g/m2,其增产效果在40%以上,同时其有效成分(生物碱)含量比对照提高3%~18%。
追肥一般在早春平贝母出苗后、展叶前进行。于贝母行间开浅沟(隔行开),将肥料掺土后均匀施入沟内,然后覆土。也可在植株展叶后浇施稀薄豆饼水。
贝母施什么肥料?基肥:在下种时施用基肥,有较为明显的增产效果。一般用基肥、堆肥等迟效性肥料,每667平方米(1亩),用量在1000千克以上。由于浙贝母早期根生长、芽分化所需要的营养,基本上是靠鳞茎供给的,所以其需肥量是比较少的。基肥主要是供植株生长后期应用的,因此宜选用迟效性肥料。
冬肥:一般在12月下旬施用。这是最重要而且用肥最大的一次施肥。它不仅要满足植株生长旺期的需要,还要对改良土壤、提高土温和保护芽越冬起积极作用。冬肥要以迟效性肥料为主,适当配合碧卡水溶肥、复合肥等。
苗肥:在2月上、中旬苗基本出齐时施用。苗肥要尽量早施,因此时母鳞茎养分已有一半消耗掉了,植株生长迅速,需要养分供应。苗肥以速效性氮肥为主,可一次施足,也可分两次施用,而以分两次施入者效果较好。若在苗肥中再增施草木灰,可提高鳞茎的产量。
花肥:在摘花以后施用。此肥可进一步促进植株茎叶生长、延迟枯萎期,并为鳞茎迅速膨大提供充分条件。施用时要看土壤肥力和浙贝母的具体生长情况。若种植密度大、生长茂盛的地块,氮肥过多会引起灰霉病,造成植株迅速枯死而减产,故可少施或不施。
种植贝母时石灰氮能否和鸡粪合用种植贝母时石灰氮一般不和鸡粪合用,在选定的田块上均匀铺上一层鸡粪或猪粪,并每667平方米(1亩)施过磷酸钙50公斤、氯化钾10公斤,10%可湿性多菌灵粉剂5公斤、敌百虫粉1公斤(拌细沙撒)。翻耕后曝晒,然 后敲碎土块按畦宽1.3米整成龟背形,四周开好排水沟,以利排水。
贝母适宜长江以南地域的湿润环境生长,整个生长期中,年前栽培需水量较少,次年出苗后倒苗前需水量较多;光照充足,含沙量较高的土壤极适宜它生长。黏性土壤排水不畅,含水量过大,易 造成地下茎腐烂;而沙量过大的土壤,保水性差,则影响产量。
1、整地作畦。在选定的田块上均匀铺上一层鸡粪或猪粪,并每667平方米(1亩)施过磷酸钙50公斤、氯化钾10公斤,10%可湿性多菌灵粉剂5公斤、敌百虫粉1公斤(拌细沙撒)。翻耕后曝晒,然 后敲碎土块按畦宽1.3米整成龟背形,四周开好排水沟,以利排水。
2、播种。8月下旬至9月上旬,在精耕细作的畦面按行距10-14厘米开横沟,沟深3-4厘米,然后每隔4-8厘米(株距)象排大蒜种那样将皖贝母种茎摆入沟内,栽 时按种茎大小分别采用单瓣和切瓣繁殖,长形贝瓣可横切,园形贝则可直接分瓣。再覆土和畦面齐平,喷上丁草胺再稍加平压,在栽有贝种的沟上盖草保湿和防雨水冲刷。
3、间作套作。皖贝母生长期短,但在地里相对时间较长。故可在贝种入土后套种浅根作物,如萝卜、雪里蕻、水白菜等。这些作物生长期短,12月下旬前后就可收获。这时皖贝还未出苗或刚刚出苗,且 施肥时皖贝还可吸一部份肥料。收获套种作物后,才给皖贝专项施冬肥。
4、管理追肥。春季要人工除草,清沟沥水,摘花打顶。夏季如遇天旱要及时灌水,坡地浅灌,田间放水跑灌,设置喷灌更好,雨后特别是暴雨后要及时清沟排水。
皖贝出苗后,每月追肥一次,每667平方米施稀薄人尿粪750公斤或雨天撒尿素5公斤。
5、病虫害防治
⑴灰霉病:在3月下旬发病前喷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也可用腐霜灭绝(天津生产,新一代农药)按说明量对水,每隔10天喷一次,共喷3-4次。
⑵黑斑病:该病雨水多时易发,防治方法与灰霉病相同。
⑶金针虫:该虫危害鳞茎,导致植株萎蔫死亡。用5%土氯粉处理土壤或用1:30叶烟液(加入敌百虫500粒)浇贝苗根部,进行毒杀。
6、采收加工。当5月中、下旬贝叶枯黄时,选晴天小心挖取地下鳞茎,除去茎叶、须根、泥土,洗净晾干,再用硫黄熏蒸10小时,即取样检查,用小刀将鳞茎横切成两块,在切口面涂碘酒,若断面变白,即 已熏透;若断面呈蓝色,则尚未熏透,应再熏蒸。熏后晒干或烘干,筛去杂质,密封包装,即可出售。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