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一览:
尿素要怎样使用?由于尿素是一种有机态氮肥,施入土壤后不能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只有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转化为碳酸氢铵后,方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尿素在土壤中的转化速度与温度、水分、土壤质地有关,一般春秋季节,1周左右分解达到高峰,夏季3天左右,因此尿素作追肥时,应考虑在作物需肥时期提前几天施用。
尿素属中性肥料,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土壤,可作基肥和追肥,但不宜作种肥和秧田用肥。因为尿素含氮量高,又含有少量缩二脲,作种肥时会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根系生长。
若必须用尿素作种肥时,则要严格控制用量,并避免与种子接触。作基肥每公顷用量225~300千克,作追肥每公顷用量90~200千克,都应深施覆土,防止氮素损失。尿素最适宜作叶面肥施用,不含副成分,易被作物叶面吸收,肥效快,果树喷施浓度为0.5%~1.0%,在早上或傍晚均匀喷洒在作物叶面,在作物生长旺期或中后期,每隔7~10天喷1次,喷2~3次。尿素可与磷酸二氢钾、磷铵及杀虫剂、杀菌剂配合溶解后,一并喷施,可起到施肥、杀虫、防病的作用。
尿素使用方法
尿素是哺乳动物和某些鱼类体内蛋白质代谢分解的主要含氮终产物。也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作为一种中性肥料,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它易保存,使用方便,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小,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工业上用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
尿素的用途比较广泛,使用方法也有许多种。其中尿素是纯氮素化肥,不含作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中的磷、钾,因此,做追肥时应在测土化验的基础上,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平衡施入氮、磷、钾肥。先把作物全生育期所需的全部磷、钾肥和部分(30%左右)氮肥结合整地底施。再把剩下70%左右的氮肥(可以用尿素)作为追肥施入,其中作物的需肥临界期、最大效率期追施60%左右,后期追施10%左右。只有氮、磷、钾3种肥料合理配合、科学施入,才能使追施尿素的利用率提高。
每种作物对氮、磷、钾的吸收都有一个特定的临界期(即作物对某种元素吸收特别敏感的时期)。此期缺肥(氮、磷、钾),作物的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影响巨大,即使以后再施入充足的肥料,对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也无法逆转。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大效率期,即此期施肥作物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作物对肥料的利用效率最高。由以上分析可见,只有在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追肥,才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使作物达到高产、优质。
尿素做追肥时,应在作物的需氮临界期、最大效率期之前1周追施。不同的作物其需肥临界期、最大效率期不同,应区别对待,合理施用。比如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的需氮临界期在分蘖期、穗分化期,棉花在蕾铃期等。氮最大效率期小麦在拔节至孕穗期,水稻在分蘖至拔节期,玉米在大喇叭口期,番茄在结果期,白菜在莲座期,向日葵在花蕾期,大豆在初花期等。
尿素易溶于水,扩散性强,易被叶片吸收,对叶片损伤较小,适合做根外追肥,可结合作物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喷施。但做根外追肥时,应选择缩二脲含量不超过2%的尿素,以防损伤叶片。根外追肥的浓度因作物不同而有差别,一般选用0.2%~0.3%的尿素水溶液较为适宜。喷施时间宜在下午4时后,此时蒸腾量小,叶面气孔逐渐张开,有利于作物对尿素水溶液的充分吸收。
尿素化肥要怎么使用才能够更好?1.沟施或穴施:开沟或开穴施用,沟(穴)深7--10厘米,施后马上覆土,使尿素与土壤紧密结合,不暴露于地表。彻底改变地表撒施的做法,提高利 用率。生产中一些农民施用尿素时也开沟施入,但开沟较浅,覆土不细致,有的甚至干脆撒施,使尿素暴露于地表,认为尿素物理性质较稳定,不易挥发散失,但不 知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也会向碳酸铵那样挥发散失。只是时间稍晚一些而已。
2.施后不要马上浇水:追施时夏季间隔2~3天,春秋季间隔6~8天后浇水,以免造成尿素肥效流失,提高利用率。生产中常规的做法是结合灌溉进行施 肥,在施用尿素后马上浇水,以为这样可以使尿素尽快融化,肥效快,其实则不然。这是因为尿素施入土壤后,以分子状态存在于土壤溶液中,在转化成为碳酸铵 前,不易被土壤胶体所吸附,容易随水流失。因此,尿素施用后马上浇水,尿素便会随水附至20厘米以下的土壤深层,不易被作物的根吸收利用,从而造成浪费。
尿素肥的作用及使用方法是?尿素肥的作用
1、调节花量。为了克服苹果树大小年,遇小年时,于花后5~6周(苹果花芽分化的临界期,此时新梢生长缓慢或停止,叶片含氮量呈下降趋势),叶面喷施0.5%尿素水溶液,连喷两次,可以提高叶片含氮量,加快新梢生长,抑制花芽分化,使大年的花量适宜。
2、疏花疏果。桃树的花器对尿素较为敏感但反应较迟钝,因此,国外用尿素对桃和油桃进行了疏花疏果试验。结果表明,桃和油桃的疏花疏果,需要较大浓度(7.4%)才能显示出良好效果,最适合浓度为8~12%,喷后1~2周内,即能达到疏花疏果的目的。但是,在不同的土地条件下,不同时期及不同品种的反应尚需进一步试验。
3、水稻制种。在杂交稻制种技术中,为了提高父母本的异交率,以增加杂交稻制种量或不育系繁种量,一般都采用赤毒素喷施母本以减轻母本包颈程度或使之完全抽出,或喷施父母本,调节二者的生长,使其花期同步。由于赤霉素价格较贵,用其制种成本高。人们用尿素代替赤霉素进行实验,在孕穗盛期、始穗期(20%抽穗)使用1.5~2%尿素,其繁种效果与赤霉素类似,且不会增加株高。
使用方法
1.与其他肥料搭配使用
因为尿素属于氮肥,不含有磷和钾元素,而植物生长需要营养均衡,因此施加尿素时,也要配合施加磷肥和钾肥。首先将百分之三十的尿素和磷钾肥混合,再施加到土壤里,然后施加剩下的尿素。三种肥料搭配使用,才能提高尿素的利用率。
2.追肥的时间
用尿素作为追肥时,应当提前一周使用。因为尿素属于一种酰胺态肥料,要想被植物充分吸收,追肥时先要在水中溶化,然后转化成碳酸铵,再吸附于土壤胶体中,这一过程大概需要一周左右。
3.在叶面上喷施尿素
尿素对叶子的伤害比较小,容易吸收,如果在叶面上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可以延长功能叶的寿命。为了减小对叶子的伤害,应当使用缩二脲含量低于0.5%的尿素。可以在下午四点钟的时候喷施尿素,能够让植物充分吸收肥料。
尿素的正确使用方法尿素的正确使用方法:
1、平衡施肥
尿素是纯氮素化肥,不含作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中的磷、钾,因此,做追肥时应在测土化验的基础上,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平衡施入氮、磷、钾肥只有氮、磷、钾3种肥料合理配合、科学施入,才能使追施尿素的利用率提高。
2、适期追施
尿素做追肥时,应在作物的需氮临界期、较大效率期之前1周追施。不同的作物其需肥临界期、较大效率期不同,应区别对待,合理施用。
3、适时追肥
尿素为酰胺态肥料,需要转化为碳酸铵被土壤胶体吸附,进而被作物吸收,这一过程需要6~7天,因此,尿素做追肥施用时,应在作物的需氮临界期和肥料较大效率期前1周左右施入,不可过早或过迟。
4、深施覆土
在玉米、小麦、番茄、白菜等作物上施用,应在距离作物20厘米处,挖15~20厘米深的穴,将肥料施入后用土盖严,在土壤不是太干旱的情况下7天后浇水。当土壤干旱严重确需浇水时,应小水轻浇1次,不可大水漫灌,以防尿素随水流失。
5、叶面喷施
尿素易溶于水,扩散性强,易被叶片吸收,对叶片损伤较小,适合做根外追肥,可结合作物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喷施。但做根外追肥时,应选择缩二脲含量不超过2%的尿素,以防损伤叶片。喷施时间宜在下午4时后,此时蒸腾量小,叶面气孔逐渐张开,有利于作物对尿素水溶液的充分吸收。
尿素怎么给菜施肥 尿素如何给菜施肥1、尿素和水的比例为1:100,即1斤尿素需要兑水100斤,稀释成的尿素溶液可以作为叶面肥,用喷雾器给蔬菜的叶子喷洒;也可以直接浇到种植蔬菜的土壤上。每亩地使用尿素溶液的用量为200-300千克。
2、尿素浇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蔬菜的开花期不能喷洒尿素,需要把尿素撒到菜畦里,然后立刻浇水,这样尿素中的氮元素也能够被蔬菜充分吸收。用尿素浇菜需要在早晨或者傍晚,不能在晴朗的午后,避免烧坏蔬菜的叶子。尿素不能与草木灰、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混合使用,否则尿素分解成的碳酸铵、氢氧化铵等物质在碱性肥料的作用下易挥发,导致降低肥效。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