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23-12-06 10:29 作者:李先生
初子叶顶端褪绿变黄,湿度大时呈水浸状软腐;后扩展至幼茎,幼茎变细缢缩呈棕褐色,使幼苗病茎折断或萎蔫枯死。成株期发病,初始叶外沿褪绿形成水浸状浅褐色病斑,扩展后呈圆形或椭圆形、褐色并带有浅褐色轮纹的大型病斑,湿度大时病斑上密布灰色霉层,发病末期可使整叶腐烂而死。
苗期发病茎基部初墨水浸状浅褐色斑,后变棕褐色,迅速绕茎一周,湿度大时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或软腐,但不产生臭味,干燥后呈灰白色,病苗呈立枯状死亡。成林茎或分权处易发病,发病茎呈灰白色,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后茎部皮层霉烂,病茎表面或髓部形成黑色菌核。菌核鼠粪状。干燥时植株表皮破裂,纤维束外露似麻状。叶片发病呈水浸状软腐,引起叶片脱落。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