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葡萄没了叶,你还能吃到葡萄吗

2023-12-01 19:44 作者:李先生  

近期,北方大部分葡萄主产区陆续进入紧张的葡萄套袋阶段。套袋结束标志着葡萄管理的重点就由果实管理全面转入叶片保护阶段。葡萄的叶片是合成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器官,葡萄之所以硕果累累,是叶片通过光合作用来实现的,所以叶片保护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果实能否正常膨大、着色、成熟,同时,叶片的持绿时间也对枝条的老熟,采后树势的恢复,来年花芽的饱满等密切相关。

除个别由于养分或营养元素供应不当造成的叶片生长不良外(缺镁,缺钾等),

葡萄叶片缺钾、缺镁,如图:

本阶段主要影响叶片健康的因素还包括以下几个:

一、?葡萄霜霉病

进入7月份,我国大部分地区陆续进入雨季,高温高湿的田间环境,促发了叶片上霜霉病的高发。

葡萄叶片霜霉病背面,如图:

葡萄叶片霜霉病正面,如图:

对于葡萄叶片上霜霉病的防治的几点建议:

1、?勤观察,及时发现中心病株或病叶。葡萄霜霉病发生有明显的中心病株,最早可能只在园中的某几颗甚至某一棵树的叶片上有零星表现。勤观察,及时发现中心病株或病叶,通过摘除病叶、及时施药(治疗铲除剂)来阻断病菌传播。此时,用药量少,效果也最好。

2、?当叶片1/3以上的面积感染葡萄霜霉病时,即为严重受害,必须重点用药。由于此时叶片密闭度高,加之喷药器械,技术等方面的影响,用药时叶片之间容易相互遮蔽,造成施药不到位,反而由于田间湿度的再次增加,导致病情反复。因此,在葡萄霜霉病较严重发生时,必须连续2-3次以上的用药,间隔2-3天一次,确保施药质量,才能有效控制。

3、?防治葡萄霜霉病药剂的选择和配伍上要注意:A.选择高效治疗类药剂,提高速效性,如烯酰吗啉,霜脲氰,氰霜唑等;B.配合良好的保护类药剂,延长持效期,如代森锌,代锰,嘧菌酯等C.注意不同治疗药剂之间的交替轮换或混配使用。D.注意药剂使用效果,使用后霉层消失,病斑不扩散,但叶片仍持绿为最佳(品质一般的药剂,病情虽控制但病斑甚至受害叶片也干枯,失去光合作用能力,失去治疗意义)。

安洗(40%烯酰吗啉悬浮剂)治疗葡萄霜霉病后不干叶,如图

4、?施药时,要注意药液的雾化效果,个别农户认为使用水柱冲涮效果好,大错特错。另外,施药时,要重点喷施叶片背面,用喷枪由下往上打药,效果明显。

5、?减少田间郁闭,及时摘除果穗以下的失活老叶,打掉新生的副梢幼叶等都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6、?必须定期进行田间施药管理,尤其雨前雨后重点时段,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

二、?葡萄白粉病

葡萄白粉病在我国云南,新疆,甘肃,河北,胶东等葡萄产区均有发生,而且趋于严重。葡萄白粉病的发生条件一般为高温干旱,但近年来由于气候的阴晴不定,高温闷热与降雨快速反复,尤其辽宁,胶东,昌黎等环渤海湾地区,逐渐出现白粉病与霜霉病混发的情况。常以单纯的霜霉病的防治方案去用药,往往延误了防治的时机,造成损失。白粉病为害叶片,一般在叶片正面产生一层灰白色粉质霉,逐步蔓延到整个叶片,严重时叶片卷曲枯萎。葡萄白粉病一般在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月中到8月上旬进入发病盛期。

硫制剂(硫磺等),三唑类杀菌剂(苯醚,己唑醇等如赛高),及***酚磺酸脂类对白粉病均有效果。

一、?葡萄褐斑病

葡萄褐斑病分为大褐斑和小褐斑两种,主要为害中下部叶片,病斑直径3-10毫米的为大褐斑,2-3毫米的为小褐斑,严重时,一张叶片上有数十个甚至上百个病斑,潮湿时,病斑背面生灰黑色霉层。高温高湿时发生严重,7-9月为发病盛期,发病严重时,可使叶片提前1-2个月脱落,严重影响树势。

葡萄大褐斑病,如图

葡萄小褐斑病,如图

三唑类杀菌剂尤其己唑醇(红彦)对葡萄褐斑病的防效突出。作者:北农华杨军平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硝酸钾在各种作物上的应用 下一篇:花生生长期(花生播种到成熟期)解析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