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旱地基肥:每亩用碳酸氢铵30~50千克,占全生育期氮素总用量的50%~60%。小麦、玉米施
基肥可结合拖拉机和畜力耕地进行,将碳酸氢铵翻入土地,做到耙细盖严;也可在耕地时撒入犁沟内,边施边犁垡覆盖,俗称“犁沟溜施”。
2、旱地追肥:每亩用碳酸氢铵20~40千克,沟施或穴施。小麦、谷子等条播作物可在行间开7厘米左右深的沟,边往沟里撒施碳酸氢铵边覆土;中耕作物玉米、高粱、棉花等,在植株旁7~10厘米处人工用锄刨7~10厘米深的沟,随后撒肥,覆土。撒肥时要防止碳酸氢铵接触茎叶,以免被烧伤。干旱季节追肥后应立即浇水。
3、稻田基肥:每亩用碳酸氢铵30~40千克,占全生育期氮素总用量的50%。稻田在施肥前先翻耕土地,将碳酸氢铵撒在已经翻耕的毛糙湿润土面上,再翻入土层,立即灌水,耕细耙平,然后播种或插秧;水耕时,先在田面灌一薄层水,再施人碳酸氢铵,耕翻、耙平后插秧。
4、稻田面肥:过去习惯在稻田耕耙之后施入碳酸氢铵,然后用拖板拉平后插秧,大部分
肥料都集中在表土氧化层里,易转化成硝态氮而淋溶损失。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犁田或耙田后灌浅水,每亩用碳铵10~20千克,撒施后再耙1~2遍,用拖板拉平,随即插秧。这样能使碳酸氢铵均匀地分布在约7厘米深的土层里,既起到面肥作用,又能减少
肥料损失。
5、稻田追肥:施肥前先把稻田中的水排掉,每亩用碳酸氢铵30~40千克,撒施后结合中耕除草耘田,使碳酸氢铵均匀分布在7~10厘米深的土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