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豆类锈病有什么症状,豆类锈病防治方法

2023-11-29 19:41 作者:李先生  

豆类锈病

症状与诊断:

豆类锈病可为害菜豆、豇豆、蚕豆、豌豆等豆类作物,发生在豆类蔬菜生长的中后期。以叶片受害最重,严重时茎叶柄及种英均可受害。最初叶片正面产生黄绿色斑点,叶片背面生出很小的黄色疱斑,稍突起,逐渐扩大,呈现黄褐色的夏孢子堆,成熟后疱斑破裂散出大量红祸色粉末。发病后期,夏孢子堆转变为紫黑色的冬孢子堆,或者在叶片上长出冬孢子堆。病斑常密集,连合成斑块,因蒸腾量骤增,易造成叶片焦枯,远看像火烧状,严重时常引起落叶。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洁田园,减少再侵染菌源及越冬菌量。春季豆类蔬菜地应隔一定距离,避免病菌交互侵染而加重病情。此外,注意氮、磷、钾肥的配合使用,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发病初期用药防治,药剂可用15%三唑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30%噁醚唑3000倍液、40%菌唑?锰锌可湿性粉剂5000~6000倍液、80%须硅唑乳油8000~10000倍液、50%硫悬浮剂30倍液喷雾,每隔15天喷药一次,防治2~3次。

扩展阅读:大豆菌核病

症状与诊断:

大豆菌核病可为害地面根茎基部、茎蔓分枝处、豆荚等。大豆的花先染病,致花腐;幼英染病,枯萎下垂:叶柄和茎通过病花、病英接触而感染。茎染病,发病部位主要在茎基部和茎分杈处,发病初始产生水渍状班,扩大后病部呈灰白色绕茎一周,病茎皮层组织软腐纵裂,縊缩,呈纤维状,病部以上茎蔓和叶凋萎枯死。田间湿度高时,病部密生一层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后期病部表面及茎秤内髓部形成白色菌丝体和黑色菌核。菌核鼠粪状,圆形或不规则形,早期白色,以后外部变为黑色,内部白色。豆荚染病,发病初在豆荚上产生水渍状病斑,病部扩大后呈灰绿色软腐,田间湿度高时,病荚上密生一层白色棉絮状菌丝体。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最适感病生育期为植株封行至开花结荚中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菜豆菌核病的主要发病盛期,春季在3~6月,秋季在10~12月。早春温度偏高、多雨或梅雨期间多雨的年份发病重;秋季多雨、多雾的年份发病重。田块间连作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寒流侵袭受冻的田块发病较重。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豆类炭疽病的症状特点 下一篇:根结线虫病的症状特点及防治措施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