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水稻胡麻斑病

2023-11-29 10:07 作者:李先生  

稻胡麻斑病又称稻胡麻叶斑病,是上海郊区水稻上的常见病害。苗期发病较重,严重时影响生长发育。穗颈、谷粒受害,造成穗枯和粒枯,使千粒重降低,产量、质量都受损失。

(ー)、水稻胡麻斑病识别与发生

种子发芽期芽鞘受害,变成褐色;有的甚至芽未抽出,子叶即枯死。子叶受害,产生有短绒状霉层的斑点,常提早腐烂。苗期受害,叶片及叶鞘上散生许多如芝麻粒状大小的病斑。病斑中央为灰褐色至灰白色,边缘褐色,周围有深浅不同的黄色晕圈,严重时能互相联合成不规则的大病斑。发病的叶片由叶尖逐渐向下干枯,严重时整株枯死,根部发黑。易感病的品种,叶片上会产生暗绿色急性型不规则的大病斑,上面密生一层黑褐色霉层(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病斑密集相连,造成叶片枯死。穗颈受害,呈现褐色或灰褐色,造成穗枯,易与穗颈瘟相混淆。但仔细观察,仍可辨别。一般穗颈瘟病斑色泽比胡麻叶斑病深,黑褐色,后变灰褐色;其变色部位比胡麻叶斑病短,胡麻叶斑病变色部位甚至可长达8厘米左右。也可剪取病部,进行保湿培养予以辦别,一般穗瘟经过一昼夜即可在病部看到灰绿色霉层,而胡麻叶斑病需经过2天才长出分生孢子,病部为深褐色。谷粒早期受害,病斑扩及全粒,灰黑色,造成秕谷。湿度大时表面均会产生黑褐色霉层。胡麻斑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谷和病稻草上越冬,次年分生孢子随风吹散到秧田和大田,孢子萌发,菌丝直接由表皮或气孔侵入。播种病谷,谷壳上潜伏的菌丝能直接侵害幼苗,造成初次侵染。在水稻整个生长期同,病株上形成的大量分生孢子可反复再侵染。

(二)、水稻胡麻斑病发病条件

(1)、高温高湿、有雾露存在时发病重。

(2)、酸性、砂质、保肥力差的土壤,土壤缺肥缺水的情况下发病较重。

(三)、水稻胡麻斑病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1)、选用无病种子或进行种子消毒。

(2)、深耕灭茬,压低菌源。病稻草要及时处理销毁。

(3)、合理施肥和灌溉,使水稻生长健壮,避免因缺肥、水而发病。

(4)、酸性土壤施适量石灰或草木灰。

2、药剂防治每666.7平方米使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或对水40~45千克均匀喷雾,或在防治稻瘟病时兼治。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水稻恶苗病防治有效方法 下一篇:水稻叶黑粉病症状及危害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