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干尖线虫病怎样预防?

2023-11-29 10:02 作者:李先生  

干尖线虫病大多在剑叶上表现症状,影响稻谷结实,发病严重时一般每穗总粒数减少30%,千粒重下降15%-25%,稻谷产量损失10%~30%,最重时甚至可达到50%。该病是上海郊区常见的水稻种传病害之一。

(一)、识别与发生:

苗期至孕穗前,常不表现症状,叶部与健株一般无明显差别。孕穗期后,症状逐渐趋于明显,通常是剑叶或上部2叶、3叶尖端逐渐枯死,变成黄褐色或灰白色、略透明、扭曲而成干尖,与健部有明显褐色界纹;潮湿时扭曲部位展开,呈半透明水浸状。受害植株,尤其是剑叶,明显缩短,稻穗变小,秕粒增多,千粒重下降。

(二)、发病条件:

水稻感病种子是初侵染源。线虫以成虫、幼虫在谷粒壳中越冬,干燥条件下线虫可存活3年;浸水条件下能存活30天。浸种种子内线虫复苏,游离于水中,遇幼芽从芽鞘缝钻入,附于生长点、叶芽及新生嫩叶尖端的细胞外,以吻针刺人细胞吸食汁液,致被害叶形成干尖及特有的白化。剑叶卷曲变形,包围花序。花序变小,谷粒减少。孕穗期线虫集中在幼穗颖壳内外,造成穗粒带虫。线虫不侵入到稻米粒内。线虫在稻株内繁殖1~2代。线虫的远距离传播,主要靠稻种调运或稻壳作为商品包装运输的填充物而运送。土壤不能传病,积田期和本田初期靠灌溉水传播,扩大危害。

(三)、防治措施:

干尖线虫病以带虫种子为其主要初侵染源。因此,建立无病留种田和进行种子处理是控制病害发生的关键措施。

(1)、选用无病种子;不在病田及附近田块留种,应从无病地区引种,别除瘪谷和受伤的种子。

(2)、种子处理:每100千克种子选用6%杀螟丹水剂140~200毫升,或17%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500克,配置浸种液后浸种。在日平均气温18~20℃时,浸泡60小时,23~25℃时浸泡48小时,7月份播种的假单季稻也要浸36小时。

(3)、结合耘稻拔除病株作饲料。不要用带病的稻草覆盖秧田,特别是不能用稻草作催芽用的保温保湿物,以免传播病害。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水稻叶枯病的防治方法 下一篇:水稻恶苗病防治有效方法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