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水稻菌核病发病症状

2023-11-29 09:57 作者:李先生  

水稻菌核病是水稻上的常见病害,对单季晚稻及后季稻都有危害。每年7~8月开始发生,9月下旬到10月稻株被害显著,有的年份局部地区受害严重。

(一)、水稻菌核病识别与发生:

此病种类很多,上海郊区发生的主要是小球菌核病和小黑菌核病(统称小粒菌核病),其次是褐色菌核病。小球菌核病和小黑菌核病病症相似,初期在近水面的叶鞘表面形成小的黑褐色病斑,由此向上、向下生成黑色的细条线。病斑在扩大的同时,病菌侵染到叶鞘内部及茎秆,生成同样的黑色条斑,最后使茎秆基部变黑、腐朽。病株上部失去光泽,稻穗发白、谷粒空瘪,叶片青、枯黄,严重时稻株萎嘉倒伏。剥开病部可见叶鞘和茎内有无数黑色细小菌核(病轻时,茎基节间变淡褐色,茎内有白色菌丝病渴色椭圆形,多数群生,中心灰褐色,边缘褐色。病斑联合后,形成云纹状类似纹枯病的病斑。后期在叶鞘组织里或茎内,生有短圆柱形或球形的暗褐色菌核。病菌以菌核在稻草、稻桩上或散落在土壤中越冬。稻田整地灌水时,菌核浮在水面上,以后附着在稻株上,在温度适宜时长出菌丝,侵害叶鞘、茎秆,引起发病。此后病菌依靠水流、气流或稻飞虱、叶蝉等传播,使病害不断扩展蔓延。

(二)、水稻菌核病发病条件:

(1)、氮肥施用过多或过迟,是引起发病的重要原因。

(2)、田间后期脱水过早,特别是孕穗到抽穗灌浆期,田间缺水,遭受干旱,是加重病情的因素。但长期深水、排水不良的田块,也会使发病严重。

(3)、稻飞虱、叶蝉发生多,不断造成大量伤口,有利病菌侵入,本病也相应严重。

(三)、水稻菌核病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1)、选育抗病高产品种。

(2)、合理施肥:氮肥施用不可过量或过迟、分蘖拔节期适当追施草木灰或其他磷钾肥。注意有机肥和化肥的配合使用。

(3)、抓好水浆管理:采用浅水勤灌、干干湿湿、适时适当搁田等错施。孕穗到抽穗灌浆期,保持浅水层,后期经常灌“跑马水”,保持田面湿润,不要过早脱水。如发现稻株失去光泽、稻穗发白,出现萎蔫现象时,应立即灌水抢救,可减轻病情。

(4)、减少发病菌源:整地灌水后捞除浮渣。如用稻草作肥料,一定要经过充分腐熟杀菌后,才可以施用;特别在水稻生长中后期,应及时防治稻飞虱和叶蝉,减少病菌由伤口侵入而引起病害蔓延。

2、药剂防治:在水稻幼穗分化至孕穗末期,如发现该病在危害蔓延时,可每666.7平方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5克,对水45千克防治,药水喷在植株中上部叶片上。也可结合防治纹枯病时用井网霉素等药剂兼治。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水稻烂秧的原因与防治方法 下一篇:水稻叶枯病的防治方法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