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非洲菊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2023-11-29 02:30 作者:李先生  

一、为害症状:褐斑病又称叶斑病,全国各地均有发生。菊灰星尾孢引起的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片上生几个乃至几十个圆形或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紫褐色小点,逐渐扩展成直径1-8mm病斑。病斑中央暗灰色,边缘具隆起的褐色线纹,外围紫褐色,病斑两面有时可见暗绿色霉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二、病原菌形态特征:褐斑病 病原为Cercospora chrysanthemi Healdet Wolf,C.gerberae Chupp &Viegas菊灰星尾孢子座褐色不发达。分生孢子梗浅榄褐色,密集丛生,直或略弯,有屈曲,偶膨大,顶端平切,孢子痕大。分生孢子五色,基部平切,针形,顶端尖或稍曲,具6-8个隔膜,大小53~90×2.5-4.2(微米)。非洲菊尾孢霉子实体生在叶两面。分生孢子梗曲膝状,浅褐色,分隔多,大小70- 170×4-5(微米)。分生孢子无色,细棍棒形,直或弯,基部近平截,大小80~380×3-4(微米),具分隔8-30个。

三、发病特点:褐斑病病菌主要以子座或菌丝块在病叶上越冬,翌年气温达到28℃,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经几天潜育开始发病。一般华北于5月下旬开始发病,7-9月发生严重,南方发病较早,冬季温暖,雾大露重常发生。棚室栽培非洲菊常年均可发生,有时延续到11-12月。地块阴湿偏碱、阳光不足、排水不良或湿气滞留,氮肥过多易发病,棚室湿度大通风不良发病重。

四、防治方法:

(1)选择疏松、肥沃的腐叶土或微酸性的沙质壤土栽植非洲菊。

(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堆肥或腐熟有机肥。

(3)棚室栽培时注意通风降湿,温度控制在25℃左右,相对湿度不宜超过76%,防止叶面结露。

(4)褐斑病发病初期开始喷洒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5%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花卉种植管理技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菊花灰斑病的防治方法 下一篇:红花的栽培技术要点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