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呋酰胺是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病原菌三羧酸循环中的琥珀酸去氢酶的活性,导致菌体死亡。由于含氟,其在生化过程中其竞争力较强,一旦与底物或酶结合就不易恢复,从而影响病原菌呼吸链电子传递,导致菌体死亡。 噻呋酰胺以强内吸性(可上下传导,即可叶片喷雾,又可根部用药)、持效期长(20-30天)、安全性高(大剂量用药不易产生药害)、用量少(每亩只需使用20-40毫升)的四大特点面向市场,最早一直作为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高效杀菌剂进行推广。尤其是被发现对土传病害有着较好防治效果后,市场关注度陡然提高,大有迎来“第二春”之势。 当前,噻呋酰胺在我国登记数量为263个,其中单剂133个(含原药),混配剂130个。 二、噻呋酰胺的复配药剂,根据使用目的,大体分为以下几类: 噻呋·己唑醇、噻呋·氟环唑、噻呋·咪鲜胺、噻呋·戊唑醇、噻呋·苯醚甲、噻呋·肟菌酯、丙环唑·噻呋酰胺、噻呋·吡唑酯、醚菌酯·噻呋酰胺、噻呋·三环唑、井冈·噻呋、噻呋·甲硫、噻呋·已唑醇、噻呋·异菌脲、噻呋·嘧苷素、噻呋·醚菌酯等 3、兼防细菌性病害、病毒病时,可以选用下面这些药剂: 噻呋·寡糖、噻呋·噻森铜、申嗪·噻呋、多抗霉素·噻呋酰胺、噻呋·寡糖等 噻呋酰胺混配剂种类较多,尤其以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和三唑类杀菌剂混配剂为主,主要登记对象依然是水稻纹枯病,如噻呋酰胺+嘧菌酯、噻呋酰胺+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己唑醇、噻呋酰胺+戊唑醇等。 随着噻呋酰胺在花生白绢病、中药材立枯病、蔬菜根腐病等土传病害表现出比较优秀的防治功效后,噻呋酰胺悬浮剂、噻呋酰胺颗粒剂、噻呋酰胺悬浮种衣剂,以及噻呋酰胺+嘧菌酯+精甲霜灵、噻呋酰胺+嘧菌酯+咯菌腈悬浮种衣剂等诸多新剂型纷纷问世,想必在不久的将来,作为土传病害杀菌剂的新生力量,噻呋酰胺必将在诸多针对性杀菌剂中,拥有颇具分量的一席之地。 噻呋酰胺对葡萄白腐病效果显著,可采取单剂进行提前预防,也可采取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混配剂于病害发生初期进行喷雾处理。噻呋酰胺对花生、辣椒白绢病效果显著。 小麦采取噻呋酰胺相关混配悬浮种衣剂进行拌种,可预防根腐病、全蚀病的发生。此外,噻呋酰胺·甲基硫菌灵、噻呋酰胺·申嗪霉素、噻呋酰胺·苯醚甲环唑、噻呋酰胺·异菌脲、噻呋酰胺·氨基寡糖素、噻呋酰胺·噻森铜等,也是防治土传病害比较优秀的混配制剂。 白术立枯病、根腐病,可采取240克/升噻呋酰胺+70%甲基硫菌灵或50%克菌丹兑水喷雾或淋根;芍药茎基腐病、菌核病,可采取240克/升噻呋酰胺+70%甲基硫菌灵稀释后喷雾或淋根;块茎类中药材种苗,移栽前可采取18%精甲霜灵·噻呋酰胺·嘧菌酯种子处理悬浮剂或噻呋酰胺·精甲霜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拌种处理,能有效防治根腐病、立枯病、白绢病、菌核病、枯萎病等常见土传病害。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