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野豌豆出现豆斑病是什么原因?

2023-11-24 20:55 作者:李先生  

豆斑病的主要致病真菌属于 Ascochyta 属。这些真菌通过孢子侵入植物组织,引起病害。

豆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影响豆科植物,包括野豌豆。以下是野豌豆出现豆斑病的可能原因:
 
 

1. 真菌感染: 

 
豆斑病的主要致病真菌属于 Ascochyta 属。这些真菌通过孢子侵入植物组织,引起病害。
 

2. 湿润环境: 

 
豆斑病在湿润的环境中更容易发生。潮湿的气候和湿润的土壤为真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 气温: 

 
温暖而潮湿的气候有助于豆斑病的发生。气温适中的条件下,真菌更容易繁殖和传播。
 

4. 密植: 

 
过于密植的植株之间空气流通不畅,湿润的环境更容易使得病害传播。
 

5. 受伤组织: 

 
受伤或损伤的植物组织更容易受到真菌感染。伤口为病原体提供了进入植物的通道。
 

豆斑病的症状:

 

- 叶片斑点: 

 
在受感染的叶片上出现小型、圆形至不规则形状的褐色斑点,有时边缘呈黑色。
 

- 斑点扩大: 

 
随着病情的发展,斑点可能扩大,相邻的斑点可能融合形成更大的坏死区域。
 

- 叶片凋亡: 

 
严重的感染可能导致叶片凋亡,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和生长。
 

- 豆荚感染: 

 
在豆荚上也可能出现类似的症状,包括斑点和坏死。
 
 

防治措施:

 

1. 品种选择: 

 
选择对豆斑病抵抗力较强的品种。
 

2. 适度密植: 

 
避免过于密植,有助于提高植株之间的通风,减少湿润条件。
 

3. 定期除草: 

 
及时清理田地中的杂草,有助于提高空气流通。
 

4. 旋作制度: 

 
避免豆科植物的连作,采用旋作制度。
 

5. 合理灌溉: 

 
避免在植株上方喷水,减少叶片湿润时间。
 

6. 化学防治: 

 
在病情较为严重时,可以考虑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防治,要根据当地的法规和建议使用。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野豌豆出现霜霉病有哪些原因? 下一篇:野豌豆的环境适应能力怎么样,生长周期多久?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