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菊潜叶蝇的危害与防治

2023-11-21 05:29 作者:李先生  

名称:菊潜叶蝇
学名:Phytomyza syngenesiae Hardy
类属:双翅目,潜叶蝇科
目录

1. 相关图片
2. 分布与危害
3. 形态特征
4. 发生规律
5. 防治方法
6. 防治药械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菊潜叶蝇学名PhytomyzasyngenesiaeHardy属于双翅目,潜叶蝇科。在我国南方、北方均有发生。主要为害菊花及菊科杂草等。该虫食性杂。
主要以幼虫潜入叶肉钻蛀为害,潜道纵横交错。造成叶肉被吃光,引起叶片枯萎。雌虫用产卵器刺破叶组织产卵,及雌雄成虫吸食叶片汁液,使叶片造成许多白点。 形态特征 成虫形似小苍蝇,雌成虫体长约2-3毫米,翅展6.3-7.0毫米。雄虫略小,体灰色至灰黑色,复眼红褐色。翅一对,透明,有紫色闪光。足黑色,腿节端部黄色。雌虫有漆黑色粗壮产卵器;雄虫腹末有1对抱握器。
卵长约0.3毫米,椭圆形,灰白色,略透明。
幼虫长圆筒形,长3.2-3.5毫米,蛆状;老龄幼虫体黄白色或鲜黄色。
蛹长约2毫米,纺锤形,羽化前黑褐色。
发生规律 该虫在南方年发生10代,在北方是以蛹越冬,江、浙一代越冬虫态不固定。在浙江杭州3月下旬可见成虫,4-5月为发生盛期,为害严重。夏季发生较少,秋季虫口回升,数量不多。成虫羽化后1-2天交尾产卵。一般江卵产在叶背近边缘处,幼虫孵化后即可取食。幼虫期共3龄,在气温为20度下,完成一代需14天。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在菊花凋谢后,将植株上部剪除并烧毁,发现受害叶及时摘除。附近有豆科、十字花科、菊科杂草要及时清除,减少虫源。
(2)保护和利用天敌。
(3)化学防治在幼虫潜叶为害初期及时喷洒10%毗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1.8%爱比菌素乳油4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 防治药械

  
花卉种植管理技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大丽花柳蝙蝠蛾的危害与防治 下一篇:红棕灰夜蛾的危害与防治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