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是落叶果树进入休眠期的标志。落叶果树在秋季枝梢停长到入冬休眠之前,枝条逐渐成熟老化,随气温降低,光合产物消耗减少,积累增多,树体组织和细胞内积累的淀粉进一步转化为糖,细胞内的脂肪和单宁物质增加,细胞液浓度和原生质的黏稠性提高,同时根系也大量贮藏养分,吸水能力减弱。叶片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叶片中的叶绿素逐渐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逐渐减弱,叶片中的营养物质及所含氮、钾部分转移到枝梢和芽中,最后叶柄基部形成离层而自动脱落,进入休眠。
常绿果树无明显的休眠期,只有叶片的新老更替,却无固定的集中落叶期,其叶片秋冬仍然能贮藏大量养分,以供给冬季花芽分化和提高抗寒性能。
果树正常落叶与否,与养分的积累与转化有很大关系。若果园管理不善,提前落叶,将会降低树体营养积累,降低抗寒能力。同时,芽苞不充实,次年生长弱,坐果率低,果实品质差,有时出现当年秋季再次开花发芽的现象,更进一步消耗树体营养,以致易遭冻害。
反之若肥水过多,
氮肥过剩,或施肥过迟,则新梢贪长,推迟落叶,树体组织不能及早成熟,不仅影响休眠,还会导致次年萌芽不整齐,坐果率下降。
对于常绿果树,若管理不善,或遭冷害,冬季落叶过多,也会严重损失营养,削弱树势,影响下年生长和产量。
因此,在秋季要重施秋肥,防治病虫,以保护叶片不过早脱落,提高光合效率,增加营养积累量。同时又要注意控制施
氮肥过多、过迟,以防枝梢贪长,延迟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