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玉米小斑病有哪些症状?有哪些防治技巧?

2023-11-12 03:27 作者:李先生  

玉米小病又称玉米点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主要发生在叶部,为我国玉米产区重要病害之一。一般会造成减产15-20%,减产严重的达50%以上,甚至无收。那么应该如何防治玉米小病呢?

玉米小病

玉米小病从苗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部,但茎部和果穗的苞叶、子粒也可被害。叶片病小而多,初为褐色水渍状小点,扩大后成椭圆形或长方形约0.5厘米的病,边缘有紫色或红色晕纹圈。叶鞘和和果穗苞叶上的病一般表现为纺锤形或不规则形,黄褐色,边缘紫黑色或不明显,病部往往密生一层灰黑色的霉状物,有时引起果穗腐烂或下垂掉落,种子发黑。

玉米小病发病规律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原菌为半知亚门真菌玉蜀黍平脐蠕孢(Bipolarismaydis)。病原菌在病残体上越冬,为初侵染源,借风雨、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发病适宜温度26-29°C。遇充足水分或高湿条件,病情扩展迅速。玉米孕穗、抽穗期降水多、湿度高,容易造成小病的流行。低洼地、过于密植隐蔽地、连作田发病较重。

玉米小病防治攻略

种子处理:种衣剂是由杀虫剂杀菌剂复合肥料、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缓释剂和成膜剂等加工制成的药肥复合型种子处理剂,具有防除种子带菌和苗期病害等功效。种子带菌是玉米小病的初侵染源之一,采用种子包衣技术处理亲本种子,可以有效的减少小病的初侵染源,对控制小病的发生有一定效果。

农业防治:病田应实行秋翻,使病株残体埋入地下10厘米以下;清除地面病株残体,把带菌残体腐熟,好不用做玉米制种田。发病制种地实行大面积轮作,把病原基数压到低限度,减少初侵染源。适时播种,抽穗期应避开多雨天气。施足底肥,适期、适量合理追肥,保证母本全期的营养供应,促进植株生长健壮,特别是必须保证拔节至开花期的营养供应。底部病叶集中清理;出田外处理,可以压低田间菌量,改变田间小气候,从而减轻病害程度。

药剂防治:在采取农业防治和种子包衣的基础上,每667平方米用50%好速净可湿性粉剂50克,或80%速克净可湿性粉剂60克,喷湿3次。也可以在发病初期喷药,常用药剂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7-10天防治1次,连防2-3次。

以上是玉米小病的相关内容,如想了解更多植保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huobao3456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番茄膨果最佳时间 番茄膨果慢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下一篇:豆角要如何打尖?豆角打尖有哪些技术及注意事项?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