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大叶黄杨吉丁虫防治

2023-11-08 09:46 作者:李先生  

大叶黄杨窄吉丁虫属吉丁虫科,窄吉丁虫属,该虫以幼虫蛀食大叶黄杨茎杆,造成整块地植株发生萎蔫枯死,其危害株率在20至30%,严重时可达90%。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5至7毫米,头胸部黑褐色,鞘翅古铜色,后中部具一条较宽的斜形黑斑。头短、密布细刻点,眼黑色,触角锯齿状,头顶中部有一凹沟,前胸背板中前部隆起呈鼓包状,两侧缘弧弓状,上下背隆线双弧形。另具一短杆状肩前隆脊,小盾片三角形,前端具一横脊,鞘翅近中腰处细隘,后2/3处最宽,随后渐向顶端收窄。翅顶平截状,正中内凹。鞘翅表面具细密刻点及少许白短绒毛。雌雄头顶有别,雄虫头顶呈蓝色,雌虫褐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0至13毫米,体扁平念珠形,乳白色。头胸背板有条褐纹,其腹节未端有褐色锯刺一对。
蛹:初蛹乳白色,羽化前为黑色,长6至7毫米。
卵:白色,球形,长1毫米左右。
生活习性及生活史:一年一代,成虫6月上旬羽化,室内观察的成虫在6月中旬出现。成虫白天活动,有假死性,从早晨6时左右到18时为活动时间。但是成虫的活动场所不在寄主叶面上,而是就地转移到别的植物叶上活动,取食、交尾。如构树、瓜蒌、紫藤、紫薇等。6月底是成虫活动高峰期,每日在中午时为成虫当日活动的高峰时间。成虫羽化雌先雄后。幼虫7月出现,8月初已有个别幼虫蛀入木质部的穴巢内,身体呈折叠姿态越冬。
幼虫孵化后在茎杆皮下以螺旋式向上蛀食,粪便不排出,呈褐色。7月下旬茎杆内有3至5条以上幼虫在被害皮下,其植株表现叶色变淡,萎蔫状态出现。第二年5月上中旬幼虫开始化蛹,经约8天变成初蛹,13天后羽化成虫。卵产在6月下旬前后,在茎杆皮裂缝处产卵,6月下旬、7月上旬孵化。
防治方法:
1、加强管理,在冬季清除枯死或被幼虫蛀食后成严重萎蔫状态的植株,水泡、深埋或用火烧毁。
2、根据成虫白天活动的特点,在6月中下旬抓住时机,对植株周围树木花草喷洒乐果或敌杀死等杀虫剂消灭成虫。
3、挖幼虫。幼虫初进入木质部时,可用刀削去树皮,挖出小幼虫。
4、对虫眼注射杀虫剂如氧化乐果等,并用稀泥封口。
5、对未枯死,初发生萎蔫的植株,在其根部施内吸性杀虫剂如呋喃丹。
  
花卉种植管理技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六星吉丁虫防治 下一篇:舟形毛虫的防治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