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菊花斑枯病的防治

2023-11-08 05:07 作者:李先生  

菊花斑枯病又名黑斑病、褐斑病,为害菊花。
一、为害症状:为害叶片,初下部叶片上出现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至不规则形斑,大小5-lOmm,外部有一不明显黄色晕圈。后期病斑边缘呈黑褐色,中央稍褪色,湿度大时出现不大明显的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严重时病斑融合成片,致整个叶片变黄干枯或变黑脱落,有的病叶卷成筒状。
二、病原菌形态特征:病原为SeptoriachrysanthemellaSacc.菊壳针孢分生孢子器球形至亚球形,大小70-136微米,褐色至黑褐色,器壁膜质,孔口直径12-17微米;分生孢子针状或丝状,无色,具4-9个隔膜,大小36-65×1.5-2.5微米,钝头壳针孢分生孢子器直径142-1801xm,分生孢子56-91X2.7-3.5(微米),比菊壳针孢大。在PDA培养基上生长缓慢,菌落黑褐色半球状,致密。在燕麦培养基上生长较好,菌落直径大,培养63天达13mm,产孢也多。20-24℃产孢所需时间为16天,12℃及28℃分别为37天和21天;分生孢子在清水中不发芽或发芽率很低。分生孢子萌发温限12-32℃,萌发适温26-28℃,55℃经10分钟致死。分生孢子萌发需有水滴或水膜及充足的氧气,否则即使相对湿度接近饱和也不萌发。适应酸碱度范围为pH3-11,其中以pH5-7最适。
三、发病特点: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病菌借风雨传播,经20-30天潜育发病后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高温多雨条件易发病,华南5-10月气候温暖潮湿易发病,北方8-9月发病重。此外,连作、栽植过密及老根留种的花圃发病重。
四、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发病期要加强管理。浇水适量,选晴天上午浇水,阴天不浇水或少浇。
(3)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
(4)栽植密度适当,及时清沟排渍,要通风透光,及时剪除病叶深埋或烧毁。
(5)发病初期喷洒20%龙克菌悬浮剂500倍液或1:1:100倍式波尔多液、50%杀菌王可溶性粉剂8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0%富士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福星(氟硅唑)乳油7000倍液、12.5%腈菌唑乳油4000倍液。隔10-15天1次,老龄植株或转人生殖生长的隔7-10天1次,视病情防治3-5次。
  
花卉种植管理技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茶翅蝽防治 下一篇:菊花高温障碍的防治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