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农作物叶面喷肥的误区

2023-11-06 06:32 作者:李先生  

叶面喷肥是作物一种常用的施肥方法,但是,如果有的地方因认识不对或施用不当,就会造成增产效果不佳,甚至造成更严重的损失。下面就跟大家总结一下农作物叶面喷肥的误区,提醒大家注意。

农作物叶面喷肥的误区一、在作物任何生育期都喷叶面肥

当作物的叶面积达到尽可能大时,采用叶面喷肥的方式,叶片即可截获尽可能多的肥液量而达到好效果,否则大量肥液沾着不到叶片上,则永远起不了叶面喷肥的作用。因此,叶面喷肥一般应在农作物生长的中、后期进行,才能收到大的效益。如在果树生长后期,常喷施磷钾肥,可提高果树产量。对于后期缺钙的果树,宜在果实采收前40-50天,开始喷施0.3%硝酸钙溶液,以1周为间隔期,连喷3-4次,可有效矫治苹果缺钙引起的豆病,提高果品质。

二、不论什么肥料均可作叶面喷肥

不少农户认为任何肥料都可以作叶面喷肥,其实不然。有些挥发强的肥料如氨水、碳铵等,喷施后会挥发出氨气,对作物造成熏伤。另一类是对某些作物禁忌的肥料氯化钾,就不宜在烟草等忌氯作物上喷施。

三、不论任何时间都可叶面喷肥

有些人认为喷施叶面肥任何时候都可以喷用,这是不对的。若雨后或清晨,叶片上有水珠或露珠是不宜喷肥的,否则会降低喷肥浓度,达不到浓度要求。作物正在开花期间也不宜喷肥,如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大豆等作物正在开花时,叶面喷肥就会影响其开花,影响花粉散出和花粉粒的受精等。在强光照的条件下、晴天中午烈日当空不能喷施叶面肥,因为喷施后不能保持长时间的湿润状态,叶片吸收条件差,利用率大大降低,因此叶面喷肥好是选择无风的阴天或晴天上午9时至10时,下午4点以后喷施。若喷后3小时遇雨,等晴时再补喷一次,但浓度要适当降低。

四、浓度越大越好

也有人认为浓度提高一点效果会明显一点,这是不正确的。叶面施肥只起补充和调节作用,不能代替土壤施肥。要严格控制施肥浓度,在适宜使用范围内,一般喷施的浓度宜低不宜高。但是,不同农作物耐肥力不同,有不同的要求;肥料种类不同,喷施的浓度也各异。浓度过低达不到喷肥效果;浓度过高,往往使叶片脱水,造成肥害,这是叶面喷肥成败的关键之一。如尿素叶面肥使用,浓度一般为0.5%-2%;过磷酸钙为1%-5%;磷酸二氢钾为0.2%-0.5%;硼酸为0.1%-0.5%;钼酸铵为0.02%-0.05%;硫酸锌为0.05%-0.2%。同时要掌握,苗期喷施的浓度要适当低些;生育中、后期喷施的浓度可适当高些;农作物生长正常时,浓度低些,出现脱肥缺素症时,浓度要适当高些;微量元素肥料喷施的浓度宜低些;常量元素肥料的浓度可适当高些;双子叶植物喷施的浓度要适当低些;单子叶植物喷施的浓度要适当高些。

五、随意混合施用

在喷肥时,总以为多种肥料混合喷施,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也可以节省用工,其实,不是什么肥料都可以混合喷施。正确的方法是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肥-肥或肥-药混配喷用,可收到“一次喷施、多种效果”的作用。但很多微肥就不能与农药混用,酸性的化肥就不能与偏碱性的化肥混用,一般为慎重起见,可在混用前各取少量肥、药混入同一器皿中,观察一定时间后,若无浑浊、沉淀、冒气泡等现象发生时,则可混用,混用后还应注意溶液酸碱度的变化,一般情况下,pH值7左右时,有利于叶部的吸收。

六、加大喷施的次数

常见的误区是认为叶面喷肥的次数越多越好。全生育期短的作物,一般喷施1-2次;生育期长的可喷2-3次。根据苗情地力也可适当多喷1-2次。在同一生育期内连续喷施,每次应间隔10天左右。喷施微量元素肥料,喷施一次即可,需要喷施第二次时,间隔时间拉长一些。过多喷施肥液,会导致成本上升,浪费肥料

以上本文详细介绍了关于农作物叶面喷肥的误区的一些情况,感谢大家的查阅和支持。

叶面施肥,也叫叶面喷肥。是指将无毒无害、含有各种营养成分的有机或无机营养液,按一定的剂量和浓度,喷施在植物的叶面上,起到直接或间接供给养分的作用,称叶面喷肥,也称根外追肥。

走出叶面喷肥的误区

叶面喷施肥料,简便易行,用肥少,肥效快,增产显着。据统计资料分析,一般在中等肥力的土壤上,对农作物叶片及时喷施所需养料,平均可使粮食作物增产5-10%,果树增产5-15%,蔬菜增产20-30%。但是,在有的地方,由于认识或施用不当,施用效果不佳,甚至走入误区,不仅对生产不利,而且会造成损失。

一、任意喷施

误认为在作物的任何生育期都可以喷施叶面肥。叶面喷肥是靠叶片吸收,这就要求农作物要有足够的叶面积,否则喷施的效果差,达不到目的。因此,喷肥一般应在农作物生育的中、后期进行,才能获得大的叶面喷肥效益。

二、任意用肥

误认为任何肥料都可以做叶面肥喷施。其实不然,有些挥发性强的肥料,如氨水、碳铵等,喷施后挥发氨气,会对作物造成熏伤。另一类是某些作物禁忌肥料,如氯化钾、氯化钙等,就不宜在烟草等作物上喷施。

三、随时喷施

误认为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若雨后或清晨,叶片上有水珠或露珠时不宜喷肥,否则会降低喷施浓度,达不到浓度要求,效果差。晴天中午烈日当空忌喷,因为喷施后不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湿润状态,叶片吸收差,利用率降低。

四、浓度大效果好

误认为喷施的浓度越大,效果越好。叶面施肥只起补充和调节作用,不能代替土壤施肥。要严格控制施肥浓度。在适宜使用范围内,一般喷施的浓度宜低不宜高。但是,不同农作物耐肥力不同,有不同的要求;肥料种类不同,喷施的浓度也各异。浓度过低达不到喷肥效果;浓度过高,往往使叶片脱水,造成肥害。这是叶面喷肥成败的关键之一,如尿素叶面肥使用,浓度一般为0.5%-2.0%;过磷酸钙为1%-5%;磷酸二氢钾为0.2%-0.5%;硼酸为0.1%-0.5%;钼酸胺为0.02%-0.05%;硫酸锌为0.05%-0.2%。同时要掌握苗期喷施的浓度要适当低些;生育中、后期喷施的浓度可适当高些;农作物生长正常时,浓度低些,出现脱肥缺素症时,浓度要适当高些;微量元素肥料喷施的浓度宜低些;常量元素肥料的浓度可适当高些;双子叶植物喷施的浓度要适当低些;单子叶植物喷施的浓度要适当高些。

五、随意混合施用

错误地认为无论何种肥料农药,都可以随意混合喷施。

六、加大喷施次数

错误地认为叶面喷肥的次数越多越好。全生育期短的作物,一般喷施1-2次;生育期长的可喷2-3次。根据苗情地力也可适当多喷1-2次。在同一生育期内连续喷施,每次应间隔10天左右。喷施微量元素肥料,喷施一次即可,欲要喷施第二次,间隔时间要拉长一些。

一、在作物任何生育期都喷叶面肥。当作物的叶面积达到尽可能大时,采用叶面喷肥的方式,叶片即可截获尽可能多的肥液量而达到好效果,否则大量肥液沾着不到叶片上,则永远起不了叶面喷肥的作用。

因此,叶面喷肥一般应在农作物生长的中、后期进行,才能收到大的效益。如在果树生长后期,常喷施磷钾肥,可提高果树产量。对于后期缺钙的果树,宜在果实采收前40-50天,开始喷施0.3%硝酸钙溶液,以1周为间隔期,连喷3-4次,可有效矫治苹果缺钙引起的豆病,提高果品质。   

二、不论什么肥料均可作叶面喷肥施。不少农户认为任何肥料都可以作叶面喷肥,其实不然。有些挥发强的肥料如氨水、碳铵等,喷施后会挥发出氨气,对作物造成熏伤。另一类是对某些作物禁忌的肥料氯化钾,就不宜在烟草等忌氯作物上喷施。   

三、不论任何时间都可叶面喷肥。有些人认为喷施叶面肥任何时候都可以喷用,这是不对的。若雨后或清晨,叶片上有水珠或露珠是不宜喷肥的,否则会降低喷肥浓度,达不到浓度要求。

作物正在开花期间也不宜喷肥,如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大豆等作物正在开花时,叶面喷肥就会影响其开花,影响花粉散出和花粉粒的受精等。在强光照的条件下、晴天中午烈日当空不能喷施叶面肥,因为喷施后不能保持长时间的湿润状态,叶片吸收条件差,利用率大大降低,因此叶面喷肥好是选择无风的阴天或晴天上午9时至10时,下午4点以后喷施。若喷后3小时遇雨,等晴时再补喷一次,但浓度要适当降低。   

四、浓度越大越好也有人认为浓度提高一点效果会明显一点,这是不正确的。叶面施肥只起补充和调节作用,不能代替土壤施肥。要严格控制施肥浓度,在适宜使用范围内,一般喷施的浓度宜低不宜高。但是,不同农作物耐肥力不同,有不同的要求;肥料种类不同,喷施的浓度也各异。浓度过低达不到喷肥效果;浓度过高,往往使叶片脱水,造成肥害,这是叶面喷肥成败的关键之一。

尿素叶面肥使用,浓度一般为0.5%-2%;过磷酸钙为1%-5%;磷酸二氢钾为0.2%-0.5%;硼酸为0.1%-0.5%;钼酸铵为0.02%-0.05%;硫酸锌为0.05%-0.2%。同时要掌握,苗期喷施的浓度要适当低些;生育中、后期喷施的浓度可适当高些;农作物生长正常时,浓度低些,出现脱肥缺素症时,浓度要适当高些;微量元素肥料喷施的浓度宜低些;常量元素肥料的浓度可适当高些;双子叶植物喷施的浓度要适当低些;单子叶植物喷施的浓度要适当高些。   

五、随意混合施用。在喷肥时,总以为多种肥料混合喷施,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也可以节省用工,其实,不是什么肥料都可以混合喷施。正确的方法是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肥-肥或肥-药混配喷用,可收到“一次喷施、多种效果”的作用。

但很多微肥就不能与农药混用,酸性的化肥就不能与偏碱性的化肥混用,一般为慎重起见,可在混用前各取少量肥、药混入同一器皿中,观察一定时间后,若无浑浊、沉淀、冒气泡等现象发生时,则可混用,混用后还应注意溶液酸碱度的变化,一般情况下,pH值7左右时,有利于叶部的吸收。   

六、加大喷施的次数。常见的误区是认为叶面喷肥的次数越多越好。全生育期短的作物,一般喷施1-2次;生育期长的可喷2-3次。根据苗情地力也可适当多喷1-2次。在同一生育期内连续喷施,每次应间隔10天左右。喷施微量元素肥料,喷施一次即可,需要喷施第二次时,间隔时间拉长一些。过多喷施肥液,会导致成本上升,浪费肥料

一、在作物任何生育期都喷叶面肥

当作物的叶面积达到尽可能大时,采用叶面喷肥的方式,叶片即可截获尽可能多的肥液量而达到好效果,否则大量肥液沾着不到叶片上,则永远起不了叶面喷肥的作用。因此,叶面喷肥一般应在农作物生长的中、后期进行,才能收到的效益。如在果树生长后期,常喷施磷钾肥,可提高果树产量。对于后期缺钙的果树,宜在果实采收前40-50天,开始喷施0.3%硝酸钙溶液,以1周为间隔期,连喷3-4次,可有效矫治苹果缺钙引起的豆病,提高果品质。

二、不论什么肥料均可作叶面喷肥

不少农户认为任何肥料都可以作叶面喷肥,其实不然。有些挥发强的肥料如氨水、碳铵等,喷施后会挥发出氨气,对作物造成熏伤。另一类是对某些作物禁忌的肥料氯化钾,就不宜在烟草等忌氯作物上喷施。

三、不论任何时间都可叶面喷肥

有些人认为喷施叶面肥任何时候都可以喷用,这是不对的。若雨后或清晨,叶片上有水珠或露珠是不宜喷肥的,否则会降低喷肥浓度,达不到浓度要求。作物正在开花期间也不宜喷肥,如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大豆等作物正在开花时,叶面喷肥就会影响其开花,影响花粉散出和花粉粒的受精等。在强光照的条件下、晴天中午烈日当空不能喷施叶面肥,因为喷施后不能保持长时间的湿润状态,叶片吸收条件差,利用率大大降低,因此叶面喷肥好是选择无风的阴天或晴天上午9时至10时,下午4点以后喷施。若喷后3小时遇雨,等晴时再补喷一次,但浓度要适当降低。

四、浓度越大越好

也有人认为浓度提高一点效果会明显一点,这是不正确的。叶面施肥只起补充和调节作用,不能代替土壤施肥。要严格控制施肥浓度,在适宜使用范围内,一般喷施的浓度宜低不宜高。但是,不同农作物耐肥力不同,有不同的要求;肥料种类不同,喷施的浓度也各异。浓度过低达不到喷肥效果;浓度过高,往往使叶片脱水,造成肥害,这是叶面喷肥成败的关键之一。如尿素叶面肥使用,浓度一般为0.5%-2%;过磷酸钙为1%-5%;磷酸二氢钾为0.2%-0.5%;硼酸为0.1%-0.5%;钼酸铵为0.02%-0.05%;硫酸锌为0.05%-0.2%。同时要掌握,苗期喷施的浓度要适当低些;生育中、后期喷施的浓度可适当高些;农作物生长正常时,浓度低些,出现脱肥缺素症时,浓度要适当高些;微量元素肥料喷施的浓度宜低些;常量元素肥料的浓度可适当高些;双子叶植物喷施的浓度要适当低些;单子叶植物喷施的浓度要适当高些。

五、随意混合施用

在喷肥时,总以为多种肥料混合喷施,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也可以节省用工,其实,不是什么肥料都可以混合喷施。正确的方法是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肥-肥或肥-药混配喷用,可收到“一次喷施、多种效果”的作用。但很多微肥就不能与农药混用,酸性的化肥就不能与偏碱性的化肥混用,一般为慎重起见,可在混用前各取少量肥、药混入同一器皿中,观察一定时间后,若无浑浊、沉淀、冒气泡等现象发生时,则可混用,混用后还应注意溶液酸碱度的变化,一般情况下,pH值7左右时,有利于叶部的吸收。

六、加大喷施的次数

常见的误区是认为叶面喷肥的次数越多越好。全生育期短的作物,一般喷施1-2次;生育期长的可喷2-3次。根据苗情地力也可适当多喷1-2次。在同一生育期内连续喷施,每次应间隔10天左右。喷施微量元素肥料,喷施一次即可,需要喷施第二次时,间隔时间拉长一些。过多喷施肥液,会导致成本上升,浪费肥料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地黄有哪些病虫害?如何防治? 下一篇:西瓜种植如何防治蔓枯病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