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荸荠秆枯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2023-11-6 02:13|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7| 评论: 0

荸荠原产于印度,广布于全世界,各地都有栽培,以热带和***带地区为多。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既可做水果生吃,又可做蔬菜食用。球茎富淀粉,供生食、熟食或提取淀粉,味甘美;也供药用,开胃解毒,消宿食,健肠胃。具有极高的栽培价值,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去治理荸荠的病虫害,今天耕种帮给大家介绍一下荸荠秆枯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希望对种植了荸荠的农户有所帮助!

荸荠秆枯病的症状

主要为害叶鞘、茎、花器等部位。是灌阳荸荠发生为普遍的一种病害。严重造成减产或失收。叶鞘染病,基部出现暗绿色不规则形水渍状。茎杆染病,呈水渍状,梭形或椭圆形至不规则形暗绿色,病茎变软。花器染病与茎部类似。

防治方法

1、推行轮作,特别是老产区,实行3年以上轮作,是防治该病经济有效的措施。

2、选用抗病品种,结合生产或加工所需,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3、加强管理,田块宜小,做到排灌分开,避免串灌或漫灌,田间及时拨除病株防止病害传播蔓延。

4、发病初期喷洒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雨后及时补喷。

关于荸荠秆枯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就给大家说这么多,如果大家还想知道更多,请多多的关注耕种帮公众号:耕种帮。

荸荠秆枯病

秆枯病为荸荠的主要病害,主要在南方种植区发生分布。通常病株率30%~50%,严重时病株率80%~100%,致植株成片枯死,显着影响荸荠生产。

1、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叶鞘、茎、花器。叶鞘染病,初期基部出现暗绿色不规则形水渍状,后扩展到整个叶鞘,病部干燥后呈灰白色并出现短条状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茎秆染病,初出现水渍状暗绿色梭形或椭圆形至不定形病,病部凹陷变软,其上产生黑色小点。花器染病后亦产生类似椭圆形至不定形病,多发生在鳞片或穗颈部,终致花器枯黄坏死。湿度高时病上可产生浅灰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2、防治方法

①防治该病,应注意选用抗病品种。重病地区和重病田应推行3年以上轮作,好与水稻等禾本科作物轮作,与荷藕、慈姑轮作也可以。

②好小块种植,排灌分开,避免串灌和漫灌。不使用病田生产的荸荠种。

③注意对球茎和荠苗进行药剂处理,球茎用药浸泡l8~24小时;荸荠苗在定植前药齐腰浸渍2~3小时后移栽。

④早期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药封锁发病中心,防止病害蔓延。荸荠封行前后,按无病早防、见病早治的要求,根据田间苗情、天气和病情喷药,隔7~15天一次,共喷3~4次。注意交替喷药,前密后疏,喷匀喷足。

⑤在药剂选用上,代森锰锌、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粉锈宁等药剂对该病有一定的预防效果,田间发病后使用治疗效果很差。预防和治疗效果比较好的药有:立尔得(6%氯苯嘧啶醇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1000倍液和20%的噻菌铜等。

⑥田间发病后喷药防治,应保证适宜的用药浓度和用药量。据试验,在发病初期,用上述药剂喷雾,隔7天防治一次,连续防治3次后防效可达80%左右,而每次每亩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0公斤喷雾的,防治3次后防效只有50%左右。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上一篇:大葱栽培中如何管理才高产
荸荠原产于印度,广布于全世界,各地都有栽培,以热带和***带地区为多。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既可做水果生吃,又可做蔬菜食用。球茎富淀粉,供生食、熟食或提取淀粉,味甘美;也供药用,开胃解毒,消宿食,健肠胃。具有极高的栽培价值,但很多 ...
下一篇:水稻恶苗病的发生形态及防治措施
荸荠原产于印度,广布于全世界,各地都有栽培,以热带和***带地区为多。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既可做水果生吃,又可做蔬菜食用。球茎富淀粉,供生食、熟食或提取淀粉,味甘美;也供药用,开胃解毒,消宿食,健肠胃。具有极高的栽培价值,但很多 ...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耕种帮种植网|茶叶知识|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3-12-5 20:18 , Processed in 0.88052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