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小麦地下虫怎样防治,小麦地下虫防治方法

2023-11-03 02:08 作者:李先生  

小麦地下害虫的出现会咬食小麦的根茎,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小麦缺苗的情况,这种情况会给小麦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那大家知道小麦地下害虫应该怎样防治吗?下面就让耕种帮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小麦地下虫防治方法

小麦苗期为害小麦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三种。蝼蛄能将麦苗嫩茎咬成乱麻状,断口不整齐;蛴螬将麦苗根茎处咬断,断口整齐;金针虫则钻食麦茎嫩心,被害部呈乱麻状,但外皮仍连在一起。仔细观察麦苗的这些被害状,不用挖土调查,就可以确定麦田发生的是哪种地下害虫,既简便,又准确,很值得在群众中推广,其防治方法是:

撒毒土每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2千克,或3%辛硫磷颗粒剂3~4千克,或2%甲基异柳磷粉剂2千克,对细土30~40千克,拌匀后开沟施,或顺垄撒施后接着划锄覆土,可以有效地防治蛴螬和金针虫。

浇药水每亩用4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乳油0.5千克,对水750千克,顺垄浇施,对蛴螬和金针虫有。

撒毒饵用麦麸或饼粉5千克,炒香后加入适量水和40%甲基异柳磷或50%1605乳油50克,拌匀后于傍晚撒在田间,每亩2~3千克,对蝼蛄的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以上就是耕种帮为大家介绍的小麦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大家了解了吗?为了避免小麦地下害虫对于小麦生长的影响,大家一定要及时防治,希望耕种帮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蛴螬、金针虫、蝼蛄为主的地下害虫,是小麦一播全苗的大敌,往往对小麦的高产与稳产构成威胁。因此,搞好小麦地下害虫防治工作,是夺取小麦丰收的关键措施之一。土质、茬口、地势不同,这三类地下害虫的种群分布也不同。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结合历年调查资料分析,对其分布特点和为害特点做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为害特点:

小麦地下害虫除蝼蛄为地面水平活动外,蛴螬、金针虫则会根据地温和湿度的变化而上下垂直活动,一般活动温度在10 ℃ ~ 25 ℃。因此它们有2个为害期:秋期和春期,即冬播小麦期(9月中旬 ~ 11月上旬),第2年的返青期到抽穗期(3月上旬 ~ 5月上旬),其中金针虫为害时间较长,春天达60 ~ 70 d。

蝼蛄

危害小麦的时间是,从播种开始直到翌年小麦乳熟期,它在秋季为害小麦幼苗,以成虫或若虫咬食发芽种子和咬断幼根嫩茎,或咬成乱麻状使苗枯死,并在土表穿行活动成隧道,使根土分离而缺苗断垅。危害重者造成毁种重播。

蛴螬

幼虫危害麦苗地下分蘖节处,咬断根茎使苗枯死,危害时期有秋季9--10月和春季4--5月两个高峰期。蛴螬冬季在较深土壤中过冬,第二年春季气温回升,幼虫开始向地表活动,这时主要危害返青小麦。

金针虫

以幼虫咬食发芽种子和根茎,可钻入种子或根茎相交处,被害处不整齐呈乱麻状,形成枯心苗以致全株枯死。春季3--5月,秋季9--10月是为害期。幼虫每年在小麦返青期到孕穗期是为害高峰期,主要蛀食茎基节的幼嫩部分,切断输导营养的组织,使上部茎叶枯萎。尤以细胸金针虫早春活动为害严重。

防治方法:浇药水每亩用4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乳油0.5公斤,对水750公斤,顺垄浇施,防治蛴螬和金针虫。或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4公斤或5%辛硫磷颗粒剂2公斤拌毒土随播种沟撒施。撒毒饵用麦麸或饼粉5公斤,炒香后加入适量水和40%甲基异柳磷,拌匀后于傍晚撒在田间,每亩2~3公斤,防治蝼蛄。

毒饼灭虫:

每亩用90%晶体敌百虫75克,先用温水将其化开,再加水至1.5公斤配成药液喷拌在10公斤已粉碎炒香的芝麻饼或菜子饼上,闷4~6小时,即成毒饼。用耧将毒饵穿施于麦田,此法灭虫保苗效果可达95%。

毒饵诱杀:

1、用50%辛硫磷1公斤拌细土200~240公斤,撒施在玉米苗周围,可防治多种地下害虫。

2、在幼虫1~2龄时,用90%敌百虫晶体100克兑水1公斤喷洒在切碎的菜叶上。对高龄幼虫每亩用50%辛硫磷100克与30公斤切碎的菜叶拌匀,于傍晚撒施玉米根部。

撒施毒土:

每亩用2%甲基异柳磷粉剂2公斤拌细土30~40公斤,拌匀后开沟施入麦垄内,可有效防治蛴螬、金针虫和小麦吸浆虫的危害。

喷药灭杀:

对1、2龄幼虫,用50%辛硫磷800倍液,或选用2.5%溴氰菊酯、20%氰戊菊酯3000倍液,及其它菊酯类杀虫剂进行喷雾;用2.5%敌杀死乳油30~40毫升加水75公斤于日落后作常规喷洒,要喷湿茎叶,喷施1~2次,可有效杀死地老虎。

喷灌药水:

对出现点片危害的地块,可每亩用4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0.5公斤加水60~75公斤,顺麦垄喷浇麦根处,对蛴螬和金针虫有。

小麦地下害虫是为害小麦地下和近地面部分的害虫,包括蛴螬、金针虫、蝼蛄三种。主要咬食种子、幼苗根部,近地面的茎部,秋季为害造成小麦缺苗、断垄,春季为害导致枯心苗,使植株提前枯死。

药剂防治:(1)土壤处理:在多种地下害虫混合发生区或单独严重发生区要采用土壤处理进行防治。每亩用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1.5-2kg,或3%辛硫磷颗粒剂2-2.5kg于耕地前均匀撒施地面,随耕翻入土中。也可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每亩用量250ml,加水1-2kg,拌细土20-25kg配成毒土施用。(2)药剂拌种:对地下害虫一般发生区,可采用药剂拌种的方法进行防治。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常用农药与水、麦种的比例为40%甲基异柳磷乳油按1∶100∶1000(农药∶水∶种子)拌种,50%辛硫磷乳油、拌种时先将农药按要求比例加水稀释成药液,再与种子混合拌匀,堆闷5-6小时(内吸性药剂要堆闷12小时以上),摊晾后即可播种。(3)撒毒土:每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2公斤,或3%辛硫磷颗粒剂3~4公斤,或2%甲基异柳磷粉剂2公斤,对细土30~40公斤,拌匀后开沟施,或顺垄撒施后接着划锄覆土,可以有效地防治蛴螬和金针虫;(4)撒毒饵:用麦麸或饼粉5公斤,炒香后加入适量水和40%甲基异柳磷拌匀后于傍晚撒在田间,每亩2~3公斤,对蝼蛄的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以蛴螬、金针虫、蝼蛄为主的地下害虫,是小麦一播全苗的大敌,往往对小麦的高产与稳产构成威胁。因此,搞好小麦地下害虫防治工作,是夺取小麦丰收的关键措施之一。土质、茬口、地势不同,这三类地下害虫的种群分布也不同。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结合历年调查资料分析,对其分布特点和为害特点做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为害特点:小麦地下害虫除蝼蛄为地面水平活动外,蛴螬、金针虫则会根据地温和湿度的变化而上下垂直活动,一般活动温度在10℃~25℃。因此它们有2个为害期:秋期和春期,即冬播小麦期(9月中旬~11月上旬),第2年的返青期到抽穗期(3月上旬~5月上旬),其中金针虫为害时间较长,春天达60~70d。

蝼蛄危害小麦的时间是,从播种开始直到翌年小麦乳熟期,它在秋季为害小麦幼苗,以成虫或若虫咬食发芽种子和咬断幼根嫩茎,或咬成乱麻状使苗枯死,并在土表穿行活动成隧道,使根土分离而缺苗断垅。危害重者造成毁种重播。

蛴螬 幼虫危害麦苗地下分蘖节处,咬断根茎使苗枯死,危害时期有秋季9--10月和春季4--5月两个高峰期。蛴螬冬季在较深土壤中过冬,第二年春季气温回升,幼虫开始向地表活动,这时主要危害返青小麦。

金针虫 以幼虫咬食发芽种子和根茎,可钻入种子或根茎相交处,被害处不整齐呈乱麻状,形成枯心苗以致全株枯死。春季3--5月,秋季9--10月是为害期。幼虫每年在小麦返青期到孕穗期是为害高峰期,主要蛀食茎基节的幼嫩部分,切断输导营养的组织,使上部茎叶枯萎。尤以细胸金针虫早春活动为害严重。

防治方法:浇药水每亩用4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乳油0.5公斤,对水750公斤,顺垄浇施,防治蛴螬和金针虫。或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4公斤或5%辛硫磷颗粒剂2公斤拌毒土随播种沟撒施。撒毒饵用麦麸或饼粉5公斤,炒香后加入适量水和40%甲基异柳磷,拌匀后于傍晚撒在田间,每亩2~3公斤,防治蝼蛄。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大棚甜椒落花落果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下一篇:核桃褐斑病的防治技术措施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