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1 05:02 作者:李先生
大棚黄瓜由于生长势强,产量高,需肥也多,同时光凭化肥夯也不成,怎么办呢?这时候就需要进行培肥地力等措施 了。接下来耕种帮就给大家介绍大棚黄瓜如何培肥地力。
大棚黄瓜如何培肥地力大棚黄瓜由于环境优,长势强、高产优质,对营养要求也高,亩产1万公斤黄瓜果实,要求土壤有机质2.5―3.0%, 氮、磷、钾分别为27.3、13.0、34.7公斤,并加上微量元素的均衡供应。我县土壤有机质普遍缺乏,仅1.24%, 耕层茂,氮不足,盐指数高,是制约我县大棚黄瓜产量不高的主要障碍因素。增肥地力,促进营养平衡,提高大 棚土壤生产潜力,是黄瓜高产,优质的基础措施。如何增肥地力呢?
首先是要增施有机肥。
这是增肥地力的基础,更是新建大棚生土熟化的关键。因为有机肥是一种完全肥料,在大棚黄瓜生产中,它不仅能供 给作物生育所必须的各种营养成分,而且对农业持续高产,活化土壤养分,改良土壤都有主要作用。
据实践,有机肥有以下五个特点:
①有机肥施入土壤,经微生物分解,可源源不断地释放出各种养分供黄瓜吸收,还能释放出二氧化碳,改善作物碳素 营养;
②有机肥在分解过程中,产生腐殖质,胡敏酸、氨基酸、黄腐酸等,对种子萌发,根系生长均有刺激作用,促进了作 物生化代谢;
③有机肥是改良土壤的主要物质。微生物在分解过程中生成分泌酶,腐殖质,调节土壤物质和进行能量转化,促进土 壤团粒结构形成,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④有机肥可提高土壤难溶性磷的有效性;
⑤可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有机肥配施适量化肥,能协调黄瓜生长与结果矛盾,提高抗逆能力,色艳瓜条直,刺粒饱 满,可大大提高商品率。一般亩施腐熟鸡粪4―6方,厩配5―8方。
第二是要重视应用生物菌肥。
一般土壤耕层每亩配合全钾、全磷分别达180和120公斤以上,但80―90%作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施用复合生长肥, 可以加速土壤有机残体和难溶性磷、钾和其它矿物养分的分解转化。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适当减少化肥,更是生 产无公害绿色食品的必然选择。而新建大棚土壤熟化尤其配合多施生物肥,各地的实践证明:施优质有机生物肥7.5 ―10公斤,黄瓜植株健壮、坐瓜多,瓜条长,采摘期延长,一次施用,全生育期受益,效果奇特。
第三是要广泛施用腐熟人粪尿。
氮是作物生长的基本元素,对花芽分化,瓜条充实都起着重要作用。据调查我县大棚土壤氮、磷、钾比为 1∶1.7∶2.4,对多年主施磷酸二铵的许多大棚,应特别注意补充氮肥。人粪尿养分完全,氮素丰富,各家各户都有 ,黄瓜生长期广泛施用腐熟人粪尿,并结合浇水冲施效果好。新建大棚则可在定植前浇施,也有利于生土熟化。
以上本文介绍的就是关于大棚黄瓜如何培肥地力的一些具体介绍,感谢大家的查阅和支持。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 的,大家可以多多关注耕种帮。
首先是要增施有机肥。这是增肥地力的基础,更是新建大棚生土熟化的关键。因为有机肥是一种完全肥料,在大棚黄瓜生产中,它不仅能供给作物生育所必须的各种营养成分,而且对农业持续高产,活化土壤养分,改良土壤都有主要作用。据实践,有机肥有以下五个特点:①有机肥施入土壤,经微生物分解,可源源不断地释放出各种养分供黄瓜吸收,还能释放出二氧化碳,改善作物碳素营养;②有机肥在分解过程中,产生腐殖质,胡敏酸、氨基酸、黄腐酸等,对种子萌发,根系生长均有刺激作用,促进了作物生化代谢;③有机肥是改良土壤的主要物质。微生物在分解过程中生成分泌酶,腐殖质,调节土壤物质和进行能量转化,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④有机肥可提高土壤难溶性磷的有效性;⑤可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有机肥配施适量化肥,能协调黄瓜生长与结果矛盾,提高抗逆能力,色艳瓜条直,刺粒饱满,可大大提高商品率。一般亩施腐熟鸡粪4—6方,厩配5—8方。
第二是要重视应用生物菌肥。一般土壤耕层每亩配合全钾、全磷分别达180和120公斤以上,但80—90%作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施用复合生长肥,可以加速土壤有机残体和难溶性磷、钾和其它矿物养分的分解转化。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适当减少化肥,更是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的必然选择。而新建大棚土壤熟化尤其配合多施生物肥,各地的实践证明:施优质有机生物肥7.5—10公斤,黄瓜植株健壮、坐瓜多,瓜条长,采摘期延长,一次施用,全生育期受益,效果奇特。
第三是要广泛施用腐熟人粪尿。氮是作物生长的基本元素,对花芽分化,瓜条充实都起着重要作用。据调查我县大棚土壤氮、磷、钾比为1∶1.7∶2.4,对多年主施磷酸二铵的许多大棚,应特别注意补充氮肥。人粪尿养分完全,氮素丰富,各家各户都有,黄瓜生长期广泛施用腐熟人粪尿,并结合浇水冲施效果好。新建大棚则可在定植前浇施,也有利于生土熟化。
清除温室残茬
首先要清除温室残茬,提前耕翻晒垡。定植前整地,并施足底肥,坚持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微肥配合施用。一般每亩可施腐熟的优质农家肥6000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硫酸钾25公斤,对于新建棚室,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2%的地块,施肥量可酌情增加。
整好地后,沿南北向画线开沟起垄,采用大小行、小高畦地膜覆盖栽培,膜下暗灌或膜下滴灌方式浇水。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40厘米,垄高20—25厘米。
晴天上午定植
定植应选在晴天上午,按株距30厘米在厢面两边按“品”字形双行开穴,浇稳苗水,边栽苗,边覆土封穴,坨表面应高出厢(垄)面2厘米。
定植时应注意护根,不要污染嫁接口。每亩定苗3000—3500株。
大棚管理须知
1.温湿度管理。缓苗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18℃—20℃,缓苗后白天室温控制在20℃—25℃、夜间12℃—15℃,并适当控制浇水。
坐瓜后,上午温度控制在25℃—30℃,高不超过33℃,湿度在75%左右;下午20℃—25℃,湿度在70%左右;夜晚低温度掌握在12℃以上。
2.光照管理。大棚要选用透光性好的无滴膜,并经常清洁膜面,保持塑膜洁净。白天应尽量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即使是阴雪天也要把大棚上的草帘揭掉,大雪天可在清扫积雪后于中午短时揭掉草帘。如久阴乍晴时,应间隔揭草帘,逐渐增加光照。
3.水肥管理。缓苗后到根瓜坐住前要适当控制浇水,促根控秧。根瓜坐住后浇催瓜水,结合浇水施催瓜肥。以后视土壤、天气和苗情,每隔10—20天浇1次水,采用膜下滴管方式,浇水应选择晴天上午,并注意放风排湿。每浇2—3次水追1次肥,收获前30天停止追肥。
植株及时调整
株高25厘米左右时,开始用塑料绳吊蔓,以后每3—5天要及时绕蔓1次,绕蔓时“龙头”要保持在一个平面。及时摘除卷须和畸形瓜,雌花过多时,应适当疏花。一般每节留1—2个瓜。当植株生长点达到1.7—1.8米高时落蔓,落蔓在晴天下午进行,并及时摘除病叶和老叶。
大棚黄瓜培肥地力是关键
大棚黄瓜由于生长势强,产量高,需肥也多,同时光凭化肥夯也不成,怎么办呢?
大棚黄瓜由于环境优,长势强、高产优质,对营养要求也高,亩产1万公斤黄瓜果实,要求土壤有机质2.5—3.0%,氮、磷、钾分别为27.3、13.0、34.7公斤,并加上微量元素的均衡供应。我县土壤有机质普遍缺乏,仅1.24%,耕层茂,氮不足,盐指数高,是制约我县大棚黄瓜产量不高的主要障碍因素。增肥地力,促进营养平衡,提高大棚土壤生产潜力,是黄瓜高产,优质的基础措施。如何增肥地力呢?
首先是要增施有机肥。这是增肥地力的基础,更是新建大棚生土熟化的关键。因为有机肥是一种完全肥料,在大棚黄瓜生产中,它不仅能供给作物生育所必须的各种营养成分,而且对农业持续高产,活化土壤养分,改良土壤都有主要作用。
据实践,有机肥有以下五个特点:
①有机肥施入土壤,经微生物分解,可源源不断地释放出各种养分供黄瓜吸收,还能释放出二氧化碳,改善作物碳素营养;
②有机肥在分解过程中,产生腐殖质,胡敏酸、氨基酸、黄腐酸等,对种子萌发,根系生长均有刺激作用,促进了作物生化代谢;
③有机肥是改良土壤的主要物质。微生物在分解过程中生成分泌酶,腐殖质,调节土壤物质和进行能量转化,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④有机肥可提高土壤难溶性磷的有效性;
⑤可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有机肥配施适量化肥,能协调黄瓜生长与结果矛盾,提高抗逆能力,色艳瓜条直,刺粒饱满,可大大提高商品率。一般亩施腐熟鸡粪4—6方,厩配5—8方。
第二是要重视应用生物菌肥。一般土壤耕层每亩配合全钾、全磷分别达180和120公斤以上,但80—90%作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施用复合生长肥,可以加速土壤有机残体和难溶性磷、钾和其它矿物养分的分解转化。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适当减少化肥,更是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的必然选择。而新建大棚土壤熟化尤其配合多施生物肥,各地的实践证明:施优质有机生物肥7.5—10公斤,黄瓜植株健壮、坐瓜多,瓜条长,采摘期延长,一次施用,全生育期受益,效果奇特。
第三是要广泛施用腐熟人粪尿。氮是作物生长的基本元素,对花芽分化,瓜条充实都起着重要作用。据调查我县大棚土壤氮、磷、钾比为1∶1.7∶2.4,对多年主施磷酸二铵的许多大棚,应特别注意补充氮肥。人粪尿养分完全,氮素丰富,各家各户都有,黄瓜生长期广泛施用腐熟人粪尿,并结合浇水冲施效果好。新建大棚则可在定植前浇施,也有利于生土熟化。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