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别名橘皮、贵老、红皮、黄橘皮、广橘皮、新会皮、柑皮、广陈皮等,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因为果皮以陈者良,故名陈皮,分为“陈皮”和“广陈皮”两种。今天给大家讲下陈皮是什么的皮。
陈皮是什么的皮?
橘是芸香科柑橘属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区。10至12月果实成熟时,摘下果实,剥取果皮,阴干或通风干燥,广陈皮剥取时多割成3至4瓣。
陈皮常剥成数瓣,基部相连,有的呈不规则的片状,厚1~4毫米。外表面橙红色或红棕色,有细皱纹及凹下的点状油室。内表面浅黄白色,粗糙,附黄白色或黄棕色筋络状维管束。质稍硬而脆。
陈皮产地分布于湖北、广东、福建四川重庆、浙江、江西、湖南等地,其中以广东新会、四会、广州近郊产者质佳,以四川、重庆等地产量大。通常10~12月间采挖,其中10月份采摘的柑皮色偏青,11月份的柑皮色呈黄,12月份的红色,只有收藏了3年以上的才能称为陈皮。
陈皮是一味常见中药材,其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主治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等症,用量3~10克。炮制时除去杂质,喷淋水,润透,切丝,干燥。
关于陈皮是什么的皮就给大家介绍这么多,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大家可以多多关注耕种帮,去了解更多更加详细的农技知识。
陈皮,是橘子的皮,以色红日久者为佳,故名陈皮,又称红皮。其味辛苦性温,入肺脾二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临床运用广泛,深受医生和病人的青睐。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谓“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脾乃元气之母,肺乃摄气之龠,故橘皮为二经气分之药,但随所配而补泻升降也。”
柑皮陈化后可入药,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 茶枝柑(新会柑)
2、 瓯柑(江浙柑)
3、 四会柑(广东广西地带)
4、 柑(广东福建地带)
5、 蕉柑(广东、福建、台湾)
以上五种柑皮陈化后都可算作陈皮,但并非所有的柑皮都可以制作成陈皮,以上五种柑皮制成的陈皮也由于产地、品种不同,成品的功效存在很大的差异。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