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蛎盾蚧图片,梨蛎盾蚧长怎么样?梨蛎盾蚧怎么防治,梨蛎盾蚧用什么药最有效?梨蛎盾蚧的危害是什么,有什么症状?梨蛎盾蚧的发生因素有哪些,什么时候发生?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中文名称:梨蛎盾蚧
二、别名:蚝壳介壳虫
三、学名:Lepidosaphespyrorum Tang
四、分部地区:我国分布于山西同川等地。
五、危害作物:主要危害梨。
六、危害方式:刺吸式口器
七、危害症状:以雌成虫和若虫刺吸枝叶、果实汁液,同时排泄蜜露可诱致煤烟病发生,枝叶受害后出现焦枯和失绿角斑,果实受害部常凹陷。严重时影响光合作用,出现树势衰弱,或枝条干枯以致全株枯死。
八、形态特征:
1、成虫:雌体长1.30~1.45mm,宽0.60~0.65mm。体纺锤形,头端狭,腹端宽,腹末钝圆。各腹节两侧略有叶状突起,触角具2根毛,前胸气门腺4~7个。阴门周腺5群,前群9~16个,前侧群20-23个,后侧群15~21个。亚缘疤只见第6腹节。臀板宽大,臀叶2对,臀背缘管大,每侧排列为1、2、2、1。雌介壳黄褐色,脱皮壳橘色,突出于头端。雄体长约0.45mm,翅展约1mm,淡紫色,触角与足黄白色,前翅白色透明,交配器针状较长。雄介壳长形,壳点1个,余均似雌介壳,但长仅为雌介壳1/3大。
2、卵:卵圆形,橘黄色,长径0.21~0.27mm。
3、若虫:初孵扁卵圆形,浅黄白色,体长0.28~0.37mm。触角与足正常,固定取食后,体背分泌白色蜡质,同时足与触角退化。以后发育的形状,质地均似雌介壳。
九、发生规律:此虫在山西同川1年发生1代,以卵于雌介壳下越冬。翌年5月上旬开始孵化,5月中旬为盛期,6月初为末期。6月上旬已有大批若虫固定于枝干、叶片及梨果上危害。雌若虫历期约40天脱2次皮,雄若虫历期约20天脱1次皮,然后化蛹。雌、雄成虫于7月中旬前后羽化,羽化当日即可交尾,交尾后雄虫死亡,雌虫继续取食危害。至8月中旬开始产卵,8月下旬为盛期,卵产于雌介壳下,以卵越冬。产完卵的母体即干缩死亡。单雌卵量100~210粒,产卵历期约15天。8月中旬至10月初均可见到产卵。据研究报道,该虫的天敌除瓢虫与草蛉外,还有桑盾蚁黄金姆小蜂和牡癖阶魅小蜂两种寄生性小蜂,其寄主率分別为20%和15%。
十、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结合冬季和早春修剪管理,剪除虫口密度大的枝条,对结果枝可用硬刷或钢丝刷、破麻袋片刷或破鞋擦除有虫枝上的越冬卵。并将剪下的枝条集中烧毁。
2、卵孵盛期和若虫分散转移期喷布农药,为提高防效,在第1次喷药后10天左右,应再补喷1次。喷药时应在药剂中加入0.2%左右的中性洗衣粉,以提高虫体对药剂的吸附能力。常用药剂有25%噻嗪酮乳油2000倍液,或2.5%敌杀死或功夫乳油或20%灭扫利或来福灵乳油或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或联苯菊酯乳油2000倍液;有机磷农药如40%毒死蜱乳油或50%杀螟硫磷乳油1500倍液。
3、危害期结合防治蚜虫、螨类等吸汁性害虫,采用涂茎或注药法防治。涂茎时先将涂干处环割粗皮,用40%毒死蜱乳油10~20倍液环涂1周,宽10~15cm,隔1周再补涂1次,涂药环处束塑料薄膜防效更佳。或用车条于枝干上刺孔到木质部,向下倾斜45°角,孔数以树龄大小定。注入上述药液1~3ml/孔。如效果不佳10天后再补注1次。
4、保护天敌:有条件的地方可引放天敌。
5、加强对苗木、砧木、接穗调运的检疫,防止人为扩展蔓延。
以上就是耕种帮种植网对梨蛎盾蚧的介绍及防治方法,如您有更好的见解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