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盔蜡蚧图片,褐盔蜡蚧长怎么样?褐盔蜡蚧怎么防治,褐盔蜡蚧用什么药最有效?褐盔蜡蚧的危害是什么,有什么症状?褐盔蜡蚧的发生因素有哪些,什么时候发生?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中文名称:褐盔蜡蚧
二、别名:水木坚蚧、扁平球坚蚧、东方盔蚧
三、学名:Parthenolecaniumcorni(Bouche)
四、分部地区:我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青海、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国外分布于伊朗、朝鲜、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及西欧、北非等地。
五、危害作物:苹果、梨、山楂、葡萄、槟沙果、桃、李、杏、核桃、酸梅、枣树、莓、文冠果、沙果、桑以及一些林木树种。
六、危害方式:刺吸式口器
七、危害症状:以若虫和雌成虫刺吸寄主枝、叶、果实汁液,排泄蜜露诱发煤烟病,影响光合作用、削弱树势,严重时枝条干枯或全株死亡。
八、形态特征:
1、成虫:雌体长6.0~6.3mm,宽4.5~5.3mm,卵圆或近圆形,体背稍隆,黄褐或暗棕色,体缘倾斜并具放射状隆起线。体背中央有4列纵排断续的凹陷,凹陷内外形成5条隆脊,腹末具臀裂缝。
2、卵:长卵圆形,长径0.20~0.25mm,短径0.10~0.15mm,初产卵为白色半透明,后变淡黄、粉红色。
3、若虫:1、2龄体长0.4~1.0mm,体扁平黄白或黄褐色。背面稍隆,中央具一条灰白色纵线。触角念珠状。腹末具1对白色长尾毛。3龄雌若虫体长1.2~4.5mm,浅灰或灰黄色,体缘常出现皱褶,似雌成虫。
4、雄蛹:体长1.2~1.7mm,暗红色,腹末具明显的“叉”字形交尾器。
九、发生规律:此虫1年发生1代,但葡萄1年发生2代,以2、3龄若虫于嫩枝、嫩皮、树皮裂缝、叶痕、枝杈皱褶等处越冬。当日均温达9.1尤时,越冬若虫开始移动至1~2年生枝上固定危害。4月中旬开始产卵,4月下旬为盛期,5月上旬为末期,单雌平均产卵1260粒,卵期20余天,5月始见若虫,6月为孵化盛期。初孵若虫经2~3天后由雌介壳臀裂处爬至枝叶或果实上危害,6月下旬由叶、果迁至嫩枝上固定危害一直到越冬。在糖槭、葡萄上危害的若虫到1月中旬性成熟开始产卵。7月底孵出的若虫爬至嫩枝或果实上危害至9月底,并开始迁至主干或粗枝上的裂缝、翘皮下越冬。
此虫行孤雌和两性生殖,不同季节与不同的寄主部位常左右个体发育时间的长短与卵量的多少。温度与湿度左右卵发育进程。月均温18度时,卵需经30余天才孵化,如30.5度只需20余天。平均气温为19.5~23.4T:,相对湿度为41%~50%时孵化率最高。超过25.4度,相对湿度低于38%,卵孵率能降低89.3%,初龄若虫经8天左右进入2龄,2龄若虫期约60余天,3龄若虫经短期活动后大多在嫩枝上固定,但少数固定在叶、果上的若虫常随叶落和摘果而亡。
十、防治方法:
1、通过适度修剪,剪除干枯枝与过密枝,不适宜的有虫枝条,以减少病虫枝数量,同时结合刮、刷等人工防治,可将该虫消灭95%以上,这是一种简易有效的群众性除虫灭虫方法,这项工作从11月到翌年3月均可进行;在滴水成冰的严冬,喷水于枣枝上,连喷2~3次,使枝条结满较厚冰块,再用木棍敲打树枝将冰凌振落,越冬雌成虫可随同冰凌一起振落。此法节约开支,简便易行,有一定效果。
2、在防治日本蜡蚁及其他害虫时,应尽量错开寄生蜂羽化高峰期。
3、施药时应以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青虫菌等药剂防治为主。尽量少用或不同广谱性化学杀虫剂。
4、在卵孵化后的5天左右为树上用药的关键期,并要求在2~3天内用完一遍,大发生年份,应在卵孵盛期和末期各喷1次。农药应选用:25%噻嗪同乳油2000倍液,2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2.5%功夫乳油2000倍液,2.5%联苯菊酯乳油20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40%地亚农(二嗪农)乳油1000倍液,25%喹硫磷乳油2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防治效果均好。另外,冬季结合人工防治可喷布3~5波美度石硫合剂并加入0.3%的洗衣粉,以增加其展着力与湿润作用;或喷布3%~10%的柴油乳剂。
以上就是耕种帮种植网对褐盔蜡蚧的介绍及防治方法,如您有更好的见解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