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玉米育苗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玉米后期的高产和丰收,那大家知道甜玉米应该怎样育苗比较好吗?下面就让耕种帮为大家介绍一下甜玉米的育苗技术。
甜玉米育苗技术
1、品种选择早春甜玉米以鲜食销售为主,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是上市时间早、品质优、产量高。应选择早熟、耐寒、高产优质的超甜玉米种,如:“库普拉”、“好滋味”等。
2、适时播种可选择在2月中下旬播种育苗,大田期能有效避免低温、霜冻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3、育苗方式及方法采用穴盘,地膜加盖塑料小拱棚育苗方式。在点播前晒种两天,种子不能浸泡,直接播干籽。
4、苗期管理播种后浇足出苗水,出苗前小拱棚不通风以保温为主。当种子发芽顶土出苗时应立即揭去地膜,保持土壤湿润,苗龄20—25天,二叶一心时移栽。移栽前3-4天拱棚早揭晚盖通风炼苗,提高苗的抗寒性和移栽成活率。
以上就是耕种帮为大家为大家介绍的甜玉米的育苗技术,大家了解了吗?希望耕种帮的文章对大家更好的给甜玉米育苗,促进玉米的高产丰收有一定的帮助。
1.苗床育苗
苗床与大田面积比为1∶50.苗床做成宽1.2~1.5米的小畦,底部铺2厘米厚的基质或细沙作隔离层,再铺10厘米厚的营养土,耙平后分割成5平方厘米的方块。
播种前一天浇透水,结合浇水进行土壤消毒。播种时每个方块播1粒种子,覆土3~4厘米厚,稍压实后浇水,保证床土湿润。畦上覆盖地膜,再加拱棚,薄膜用泥土压实。
幼苗2叶1心时开始蹲苗促壮,防止徒长。移栽前5~7天开始炼苗,昼夜不盖棚膜,控制浇水量,保持苗床干燥,幼苗不萎蔫即可,使幼苗接受寒冷和干旱锻炼,以利于移栽成活。遇0℃以下寒流,夜间应盖膜防冻。覆膜地温达12℃时,采用扎孔填苗培土的方法移栽,栽后培土压实,浇定根水,盖膜。
2.营养钵育苗
用制钵器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制成直径6厘米、高6~8厘米的圆柱形营养钵,将营养钵排放在平实的苗床上,底下垫一层1~2厘米厚的细沙,防止起苗时伤根。播种、盖膜、苗期管理同苗床育苗。营养钵通过其本身的载体功能,改善幼苗根际环境,既能保证养分供应,移栽时又不易伤根,能促进玉米生长,增产效果显著。
3.纸筒育苗
用木棍等将展开的纸筒固定在苗床上,装入营养土。播种、苗期管理及移栽等同营养钵育苗。
4.穴盘育苗
将秧盘平铺在苗床上,轻压入土以防架空,四周用土压实,杯状孔穴内装入营养土,营养土距离盘口1厘米。播种前一天浇透水,每穴播1粒种子,深度不超过0.5厘米,覆盖营养土,覆土厚0.5厘米,盖双层膜,盖膜方法同苗床育苗。播种到立针齐苗为密封期,齐苗后除去平铺膜,以后晴天揭两头棚膜,通风降温。
盘土不发白、苗尖有露珠时不补水。幼苗2叶龄时,在地膜上打孔单株移栽,盖土封口适当压紧。穴盘育苗与营养钵育苗相比节省用工,且育苗时间较短,只需6~7天,可缓解春季农忙的矛盾。穴盘苗移栽到大田根系扎得快,吸收能力强,生长势强,缓苗期比营养钵苗短,可早5~7天活棵。
甜玉米以广东为中心,每年种植面积约300万亩,周边广西、福建、江西、海南和湖南南部等地区种植较多,云南、浙江、河南、山东、湖北等南方和华中地区次之,河北北部、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北方面积较小,但种植面积都有增加。我省在通榆、农安、公主岭、吉林、松原乾安等地区种植较多。近期常有农户打电话来咨询甜玉米种植技术的问题,下面给大家讲一下甜玉米的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适宜我省种植的甜玉米品种有吉甜10号、吉甜15号、吉美甜9号、脆王、王朝、万甜1826、万甜2015、斯达204、金冠218等,一般甜玉米从出苗到果穗采收的时间为80天左右。
2、隔离种植
甜玉米必须隔离种植,以防与其他玉米品种杂交,降低甜味,影响品质。隔离区要求在200-300m,也可采取时差隔离,要求花期相差20d以上,还可以采用空间隔离种植。
3、精细整地播种
当土壤温度稳定通过12℃时即可播种,还可以育苗移栽或地膜覆盖。甜玉米种子干瘪,发芽顶土能力差,发芽率偏低,幼苗生长势弱,对土壤要求较高。一般要深翻、耙平、碎细,使土壤疏松,墒情良好,为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种子要经过精选,去掉虫籽、坏籽、霉籽。播种时土壤湿度要适宜,播种不宜太深,覆土3—5cm,同时确保覆土深浅一致,每穴下籽2—3粒,力争全苗。在穴间施足底肥,同时要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可用50%辛硫磷拌种或灌根,还可以进行种子包衣处理。
1.苗床育苗苗床与大田面积比为1∶50。苗床做成宽1.2~1.5米的小畦,底部铺2厘米厚的基质或细沙作隔离层,再铺10厘米厚的营养土,耙平后分割成5平方厘米的方块。播种前一天浇透水,结合浇水进行土壤消毒。播种时每个方块播1粒种子,覆土3~4厘米厚,稍压实后浇水,保证床土湿润。畦上覆盖地膜,再加拱棚,薄膜用泥土压实。幼苗2叶1心时开始蹲苗促壮,防止徒长。移栽前5~7天开始炼苗,昼夜不盖棚膜,控制浇水量,保持苗床干燥,幼苗不萎蔫即可,使幼苗接受寒冷和干旱锻炼,以利于移栽成活。遇0℃以下寒流,夜间应盖膜防冻。覆膜地温达12℃时,采用扎孔填苗培土的方法移栽,栽后培土压实,浇定根水,盖膜。
2.营养钵育苗用制钵器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制成直径6厘米、高6~8厘米的圆柱形营养钵,将营养钵排放在平实的苗床上,底下垫一层1~2厘米厚的细沙,防止起苗时伤根。播种、盖膜、苗期管理同苗床育苗。营养钵通过其本身的载体功能,改善幼苗根际环境,既能保证养分供应,移栽时又不易伤根,能促进玉米生长,增产效果显着。
3.纸筒育苗用木棍等将展开的纸筒固定在苗床上,装入营养土。播种、苗期管理及移栽等同营养钵育苗。
4.穴盘育苗将秧盘平铺在苗床上,轻压入土以防架空,四周用土压实,杯状孔穴内装入营养土,营养土距离盘口1厘米。播种前一天浇透水,每穴播1粒种子,深度不超过0.5厘米,覆盖营养土,覆土厚0.5厘米,盖双层膜,盖膜方法同苗床育苗。播种到立针齐苗为密封期,齐苗后除去平铺膜,以后晴天揭两头棚膜,通风降温。盘土不发白、苗尖有露珠时不补水。幼苗2叶龄时,在地膜上打孔单株移栽,盖土封口适当压紧。穴盘育苗与营养钵育苗相比节省用工,且育苗时间较短,只需6~7天,可缓解春季农忙的矛盾。穴盘苗移栽到大田根系扎得快,吸收能力强,生长势强,缓苗期比营养钵苗短,可早5~7天活棵。
1.苗床育苗苗床与大田面积比为1∶50。苗床做成宽1.2~1.5米的小畦,底部铺2厘米厚的基质或细沙作隔离层,再铺10厘米厚的营养土,耙平后分割成5平方厘米的方块。播种前一天浇透水,结合浇水进行土壤消毒。播种时每个方块播1粒种子,覆土3~4厘米厚,稍压实后浇水,保证床土湿润。
畦上覆盖地膜,再加拱棚,薄膜用泥土压实。幼苗2叶1心时开始蹲苗促壮,防止徒长。移栽前5~7天开始炼苗,昼夜不盖棚膜,控制浇水量,保持苗床干燥,幼苗不萎蔫即可,使幼苗接受寒冷和干旱锻炼,以利于移栽成活。遇0℃以下寒流,夜间应盖膜防冻。覆膜地温达12℃时,采用扎孔填苗培土的方法移栽,栽后培土压实,浇定根水,盖膜。
2.营养钵育苗用制钵器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制成直径6厘米、高6~8厘米的圆柱形营养钵,将营养钵排放在平实的苗床上,底下垫一层1~2厘米厚的细沙,防止起苗时伤根。播种、盖膜、苗期管理同苗床育苗。营养钵通过其本身的载体功能,改善幼苗根际环境,既能保证养分供应,移栽时又不易伤根,能促进玉米生长,增产效果显著。
3.纸筒育苗用木棍等将展开的纸筒固定在苗床上,装入营养土。播种、苗期管理及移栽等同营养钵育苗。
4.穴盘育苗将秧盘平铺在苗床上,轻压入土以防架空,四周用土压实,杯状孔穴内装入营养土,营养土距离盘口1厘米。播种前一天浇透水,每穴播1粒种子,深度不超过0.5厘米,覆盖营养土,覆土厚0.5厘米,盖双层膜,盖膜方法同苗床育苗。播种到立针齐苗为密封期,齐苗后除去平铺膜,以后晴天揭两头棚膜,通风降温。盘土不发白、苗尖有露珠时不补水。
幼苗2叶龄时,在地膜上打孔单株移栽,盖土封口适当压紧。穴盘育苗与营养钵育苗相比节省用工,且育苗时间较短,只需6~7天,可缓解春季农忙的矛盾。穴盘苗移栽到大田根系扎得快,吸收能力强,生长势强,缓苗期比营养钵苗短,可早5~7天活棵。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