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是一种具有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植物,一般多在南方地区种植,那大家知道大棚菱角是怎样栽培的吗?下面就让耕种帮为大家介绍一下大棚菱角栽培技术吧。
大棚菱角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选择地方特色溱潼二角菱品种。植株分枝力强,商品外形好,菱角要求4角分布在两个垂直的平面上,角尖细,仓饱满。
2.整地
选择近3年未种植水生植物的田块,冬季提前安装好6m或8m钢架大棚,在大棚中建好苗床,挖沟深0.4m、宽1.2m。建苗床 300m2 /hm2左右,床底先拍平后铺10丝薄膜后再加厚 5cm 的营养土。苗床施45%硫酸钾复合肥30g/m2,用长2m的竹环拱好,播种前15~20天放水泡田,播前5~7天翻耕,并整平田面,每亩施 50kg 钙镁磷肥作耙面肥。
3.播种育苗
长江中下游地区在2月下旬至3月初播种,以棚外气温稳定在0℃以上时播种为宜。利用大棚中开挖苗床拱小棚水层浅、升温快、光照好的有利条件提早下种,争早苗。每亩用种量20kg左右。播种前先将种用菱角浸在水深5-6厘米池中,让太阳照晒,利用阳光保温催芽,每隔5-6天换水一次,出芽发根后,即可播种育苗。播种时保持水深5cm左右,用小拱棚覆盖农膜并加无纺布保温,排灌时缓排慢灌。或播后再覆盖肥细泥,浇透水加地膜覆盖保持土壤湿润,再拱棚覆盖农膜并加无纺布保温,晴天上午8时左右揭掉无纺布晒床增温,四时左右覆盖保温。待10d左右出芽后加至 5cm 左右水位,以后逐渐加到15~20cm。20d分盘时,每桶水加入半勺人畜粪洒施,并用小水泵喷洒洗去菱盘上的畜粪渣,作为出嫁肥。25~30d及时移栽,防止苗期过长分盘过多成为老僵苗。
4.移苗补缺
播后2~3个月,菱苗已出现分盘时进行。本地在6月中旬-7月上旬,疏掉生长比较密的苗移植到缺苗处。移苗时用竹篙叉住基部绳头,插入水下泥中,当天起苗,当天移栽。移栽密度根据水位深浅决定,水位浅的每束5株-6株,株行距为1.3m -1.6m;水位较深、风浪较大,每束10株-13株,株行距2.3m-3.3m。
以上就是耕种帮为大家介绍的大棚菱角栽培技术,大家了解了吗?希望耕种帮的文章对大家更好的栽培菱角有一定的帮助。
1.品种选择:选择地方特色溱潼二角菱品种。植株分枝力强,商品外形好,菱角要求4角分布在两个垂直的平面上,角尖细,仓饱满。
2.整地
选择近3年未种植水生植物的田块,冬季提前安装好6m或8m钢架大棚,在大棚中建好苗床,挖沟深0.4m、宽1.2m.建苗床 300m2 /hm2左右,床底先拍平后铺10丝薄膜后再加厚 5cm 的营养土。苗床施45%硫酸钾复合肥30g/m2,用长2m的竹环拱好,播种前15~20天放水泡田,播前5~7天翻耕,并整平田面,每亩施 50kg 钙镁磷肥作耙面肥。
3.播种育苗
长江中下游地区在2月下旬至3月初播种,以棚外气温稳定在0℃以上时播种为宜。利用大棚中开挖苗床拱小棚水层浅、升温快、光照好的有利条件提早下种,争早苗。每亩用种量20kg左右。播种前先将种用菱角浸在水深5-6厘米池中,让太阳照晒,利用阳光保温催芽,每隔5-6天换水一次,出芽发根后,即可播种育苗。播种时保持水深5cm左右,用小拱棚覆盖农膜并加无纺布保温,排灌时缓排慢灌。
或播后再覆盖肥细泥,浇透水加地膜覆盖保持土壤湿润,再拱棚覆盖农膜并加无纺布保温,晴天上午8时左右揭掉无纺布晒床增温,四时左右覆盖保温。待10d左右出芽后加至 5cm 左右水位,以后逐渐加到15~20cm.20d分盘时,每桶水加入半勺人畜粪洒施,并用小水泵喷洒洗去菱盘上的畜粪渣,作为出嫁肥。25~30d及时移栽,防止苗期过长分盘过多成为老僵苗。
4.移苗补缺
播后2~3个月,菱苗已出现分盘时进行。本地在6月中旬-7月上旬,疏掉生长比较密的苗移植到缺苗处。移苗时用竹篙叉住基部绳头,插入水下泥中,当天起苗,当天移栽。移栽密度根据水位深浅决定,水位浅的每束5株-6株,株行距为 1.3m -1.6m;水位较深、风浪较大,每束10株-13株,株行距 2.3m -3.3m.
一、品种选择
菱角大棚栽培宜选用皮薄肉厚、个大、角短、嫩菱脆甜多汁、老菱熟食粉糯、早熟、高产、优质、抗病的浅水菱品种,目前江苏如皋以种植四角的“大青菱”、“水红菱”两个品种为主。选种时要注意选择老熟、饱满、坚实端正、皮色较深、芽尖完好和无病虫害的菱角。
二、菱角栽培播种育苗
1.苗床准备。适当提前培育优质大苗壮苗是菱角大棚早熟栽培的关键。一般苗床要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地面平坦且近3年未种植过水生植物的田块,按大田面积的1/10准备苗床地。播种前15天,每667平方米施25公斤钙镁磷肥和1吨有机肥,耕翻整平,搭好双层大棚,并覆盖薄膜提前升温。然后在棚内建苗池,池四周土埂高0.3米,放水泡田,并根据水面高度调整床面,尽量减少水位落差。播种前1周,每667平方米苗床撒施生石灰100公斤进行消毒。
2.播种时期。播种育苗时间要根据设施条件和当地气候来确定。江苏如皋采用单层大棚移栽、双层大棚加小拱棚育苗的,适宜播期在2月上中旬。
3.播种。播前处理种子可提高菱种活力和杀灭附着的病菌,因此播种前应将菱种取出洗净,先晾晒1天,再用20%三环唑粉剂750倍+50%多菌灵粉剂600倍混合液浸种40分钟,捞出均匀撒播在苗床内。为了提高早期产量和生产效益,可将大田用种量提高到每667平方米25公斤。
4.苗期管理。播后至出苗前,大棚以闭棚升温为主,温度需保持在12℃以上,苗床内控制3~5厘米深的浅水层,促使早出苗;菱苗出水后,中午通风1~2小时,温度控制在白天26~28℃、夜间15~18℃,并逐渐加深水层至10~15厘米深,保持水层稳定,待齐苗并有3叶1心时,每667平方米追施腐熟有机肥300公斤或复合肥10公斤。一般育苗田块不施氮素化肥,以防止菱苗过嫩。移栽前1周揭除内棚,逐渐加强通风,温度控制在白天22~25℃、夜间13~15℃,进行炼苗。
三、移栽
1.大田准备。宜选择土质肥沃、平整、保水保肥、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棚,在棚区大田四周垒高0.5米的田埂,于移栽前15天,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2吨、复合肥80公斤作基肥,耕翻耙平;移栽前10天开始蓄水,保持浅水层15~20厘米,并闭棚升温。
2.移栽时间。一般在菱苗具有10片叶、菱盘直径15厘米、有2~3个分枝,且大棚内土温达到15℃以上时,即可移栽。江苏如皋大棚适宜移栽期一般在4月上旬。
3.移栽方法。从苗床起苗时要尽量少伤根系,并要确保根上带有老菱,边起苗边移栽,做到当天起苗当天移栽完,以提高成活率、缩短缓苗时间。为管理方便,大棚栽培多采用大行距定植,行距1.5~2米,株距0.2~0.25米,每667平方米栽植1500株左右。移栽时将菱苗根系轻轻按入水下泥土中5厘米,并理顺摆正菱盘。
四、菱角栽培田间管理
1.大棚管理。移栽1周内大棚管理以闭棚升温促缓苗为主,一般中午棚温不超过36℃不通风。缓苗后逐渐加大通风,延长通风时间,白天高棚温控制在28~32℃,夜间保持在18~20℃,夜间温度不能低于15℃。5月下旬气温稳定后,即可揭除全部大棚薄膜。9月中下旬气温下降较快,要及时再盖上大棚薄膜,进行秋延后大棚栽培管理。盖棚初期白天通风,夜间闭棚保温,随着外面气温下降,逐渐减少通风时间,后期尽量维持和延长20℃以上的棚温时间,直到11月中下旬棚温低至菱角不再生长时放水清茬。
2.水层管理。菱角田的水层管理要根据气温变化进行合理调整。一般移栽早期(即4月)温度仍偏低,以15厘米深的浅水层为宜,以利于水温、土温的提高;5月~6月,随着气温升高,水层要逐渐加深,一般保持水层在20~30厘米深;7月~8月高温期间,要保持30~40厘米深的水层,并尽量降低水温;9月~10月气温下降后,把水层再调回到20~30厘米深。在菱角生长期间还要注意勤换水,一般要求每周换水1次并更换掉一半的老水,有条件的,好保持水缓慢流动,以促进池水溶氧的增加和菱角根系吸收养分。
3.菱盘整理。对菱盘生长过密的田块要进行疏理,及时除去后期长出的小菱盘,并在采菱时注意清除变种和不结菱角的菱盘,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并防止高温闷热造成水下缺氧,引起落花落果。
4.施肥管理。缓苗10天后,每667平方米施5公斤尿素作提苗肥;始花后,每10天喷施一次叶面肥(0.2%的尿素+0.2%的磷酸二氢钾液);大部分菱盘结有3~4个菱角时,每667平方米再施入45%三元复合肥15公斤作结果肥;以后每采摘1~2次,即每667平方米施入复合肥5~10公斤,以补充养分,防止早衰。
5.病虫害防治。虫害主要有菱萤叶甲、斜纹夜蛾等,用药防治适期为1~2龄幼虫高峰期,可选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25%杀虫双乳油500倍液,或菊酯类(如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乳油2000倍液,或52.5%农地乐(氯氰·毒死蜱)、48%乐斯本(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菱角的病害主要有菱瘟、褐病等,一般通过水流、摘菱等途径传播,高温高湿时易发生。在初发时,应及时摘除病叶,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每隔7天喷药1次,连喷2~3次。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