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16-12-19 17:25 作者:李先生
该病毒种传率高达21.3%,一般1%-10%,带毒花生种子是主要初侵染源,芝麻、鸭跖草也是初侵染源之一。通过豆蚜、桃蚜、大豆蚜、洋槐蚜、棉蚜等传毒,且传毒效率较高。此外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萝卜蚜也能传毒,但传毒率较低。生产上由于种子传毒形成病苗,田间发病早,花生出苗后10天即见发病,到花期出现发病高峰。小粒种子带毒率较大粒种子高。品种间传毒率差异也较明显,珍珠型花生种子传毒率明显高于龙生型和多粒型及普通型花生。
气温高低与花生病毒病的发生关系密切。低于24°C时则有利于病毒病的发生,高于30°C则病害显著减轻。所以,低温是花生病毒病发病重的原因之一。四种花生病毒病都能通过种子传毒。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很大。蚜虫是花生病毒病的主要传播媒介,蚜虫发生严重,病毒病发生越严重。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