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4 10:57 作者:李先生
大豆纹枯病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而这种病极易传染,所以对大豆的危害较大,农民朋友知道怎么预防吗?下面为大家介绍大豆纹枯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大豆纹枯病症状:
为害茎部和叶片。病株生育不良,茎叶变黄逐渐枯死。茎上病呈不规则形云纹状,褐色,边缘不明显,表面缠绕白色菌丝,后渐变褐色,上生褐色米粒大的菌核。叶上初生水渍状不规则形大,湿度大时病叶似烫伤状枯死。天晴时病呈褐色,逐渐枯死脱落,并蔓延至叶柄和分枝处,严重时全株枯死。荚上形成灰褐色,水渍状病,上生白色菌丝,后形成褐色菌核。种子被害后F·B。
大豆纹枯病防治方法:
(1)选种抗病品种。
(2)合理密植,实行三年以上轮作。
(3)秋收后及时清除田间遗留的病株残体,秋翻土地将散落于地表的菌核及病株残体深埋土里,可减少菌源,减轻下年发病。
(4)必要时喷洒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
大豆纹枯病症状及防治方法就为大家介绍完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秋收后及时清除田间遗留的病株残体,秋翻土地将散落于地表的菌核及病株残体深埋土里,可减少菌源,减轻下年发病。必要时喷洒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
为害症状
湿度大时病叶似烫伤状枯死。天晴时病呈褐色,逐渐枯死脱落,并蔓延至叶柄和分枝处,严重时全株枯死。荚上形成灰褐色,水渍状病,上生白色菌丝,后形成褐色菌核。种子被害后F·B。
防治方法
(1)选种抗病品种。
(2)合理密植,实行三年以上轮作。
(3)秋收后及时清除田间遗留的病株残体,秋翻土地将散落于地表的菌核及病株残体深埋土里,可减少菌源,减轻下年发病。
(4)必要时喷洒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