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3 15:48 作者:李先生
山药如果受到根腐病的侵袭,很容易造成减产,所以对于山药根腐病大家一定要及时做好防治工作,那山药根腐病应该怎样防治呢?下面就让耕种帮为大家介绍一下山药根腐病的防治措施。
1.山药根腐病症状
山药根茎腐病发病初期是在藤蔓基部形成褐色不规则的点,继而点扩大形成深褐色的长形病,病中部凹陷,严重时藤蔓的基部干缩,导致茎蔓枯死。病的表面常有不明显的淡褐色丝状霉。块茎发病常在顶芽附近形成褐色不规则形的病,若是根系发病,可造成根系死亡。
2.山药根腐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山药根腐病的病菌是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可以在土壤中存活2~3年,通过土壤、雨水和施用带病菌的肥料传播。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病,干旱时发病轻,重茬地、田间积水时发病重。
3.山药根腐病防治方法
①收获时收集病残物及早烧毁。
②实行轮作,避免连作。
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或50%福美双粉剂500~600倍液喷雾防治。隔7~20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
关于山药根腐病就给大家介绍结束了,大家知道怎样防治了吗?希望耕种帮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播途径:
山药根腐病的病菌是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可以在土壤中存活2-3年,通过土壤、雨水和施用带病菌的肥料传播。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病,干旱时发病轻,重茬地、田间积水时发病重。
主要症状:
山药根腐病主要为害山药地下茎块,茎块受害首先出现水渍状小点或黄褐色坏死,逐渐发展成深褐色病,高温多雨季节病害发展迅速,发生茎块内部腐烂。有时病部表面产生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发病植株叶色不正,叶脉附近褪绿或叶缘坏死,带菌块茎储藏时容易腐烂。
防治方法:
1.收获时收集病残物及早烧毁。
2.实行轮作,避免连作。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或50%福美双粉剂500~600倍液喷雾防治。隔7~20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
一、发病症状:
主要为害山药的地下块茎。块茎受害首先出现水渍状小点或黄褐色坏死,逐渐发展成黄褐色、深褐色病,组织内部腐烂。高温多雨季节病害发展迅速,有时病部表面产生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即病原的分生孢子丛。染病植株多叶色不正,叶脉附近退绿或叶缘坏死,后全株死亡,带菌块茎贮藏时也易腐烂。
二、防治方法:
1、350克/升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低毒)使用1:1250-2500(药种比)拌种
于播种前拌种使用。拌种应均匀,处理后的种子应在阴干后及时播种。
2、45%唑酮·福美双可湿性粉剂(中等毒)使用300-600倍液浸种
在作物发病初期施药为宜。严禁擅自加大使用量,每季多使用1次。
3、30%多·福·克悬浮种衣剂(中等毒)使用1:50-60(药种比)种子包衣
包衣前将种衣剂摇匀,药种比1:50-60,可机械包衣或人工包衣,种子包衣后药剂阴干成膜后即可播种。
山药根腐病的病菌是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可以在土壤中存活2-3年,通过土壤、雨水和施用带病菌的肥料传播。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病,干旱时发病轻,重茬地、田间积水时发病重。
主要症状
山药根腐病主要为害山药地下茎块,茎块受害首先出现水渍状小点或黄褐色坏死,逐渐发展成深褐色病,高温多雨季节病害发展迅速,发生茎块内部腐烂。有时病部表面产生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发病植株叶色不正,叶脉附近褪绿或叶缘坏死,带菌块茎储藏时容易腐烂。
防治方法
1、收获时收集病残物及早烧毁。
2、实行轮作,避免连作。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或50%福美双粉剂500~600倍液喷雾防治。隔7~20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