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桃黑星病的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2023-10-20 11:03 作者:李先生  

桃黑星病又名疮痂博、黑点博、黑痣病,是桃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多雨潮湿年份或地区,病害即发生就较严重。下面耕种帮为大家介绍桃黑星病的症状以及防治方法。

桃黑星病症状??

危害桃以及梅、杏、李、扁桃、樱桃等核果类果树的果实,亦危害叶片和新梢。果实受害,表面初生褐色圆形小,严重时,数个病愈合成片,后期变为紫黑色或黑色。病只限于表层,不深入果肉可使果皮组织枯死龟裂。枝梢受害,病呈椭圆形浅褐色,后期黑褐色微突起,也只限于表层。叶片受害,初期在叶背出现不规则暗绿色,以后正面相对应的病亦为暗绿色,后呈紫红色干枯穿孔。?

桃黑星病病原?

真菌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嗜果枝孢菌Cladosporium?carpophilum(Thum.)Oud.,有性世代为子囊菌亚门Venturia?capophilumFisner。

桃黑星病发病特点

病菌以菌丝体在枝梢病部或芽的鳞片中越冬,翌年4-5月降雨后开始形成分生孢子,借风雨或雾滴传播,进行初侵染。孢子萌发适温为20-27℃。病菌潜育期,果实上40-70d,枝梢、叶片上25-45d,因此再侵染意义不大。一般,早熟品种还未显症,即已采收。晚熟品种发病稍重,5-6月份为病害盛发期,但幼果期较轻。

该病的发生与气候、果园地势及品种有关。特别是春季和初夏及果实近成熟期的降雨量是影响该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条件。此间若多雨潮湿易发博?果园地势低洼,栽植过密,通风透光不好,湿度大发病重。桃各栽培品种中,一般早熟品种发病轻,晚熟品种发病重。

桃黑星病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栽抗病或早熟品种。

2、秋末冬初结合修剪,认真剪除病枝、枯枝,清除僵果、残桩,集中烧毁或深埋。

3、桃园内注意雨后排水,合理修剪,使桃园通风透光。

4、座果后套袋。落花后3~4周后进行套袋。

5、药剂防治。开花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加0.3%五氯酚钠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铲除枝梢上的越冬菌源。落花后半月,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胶硫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混合硫悬浮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以上药剂与硫酸锌石灰液交替使用,效果更好。每10-15天用药1次,共3-4次。也可以选用10%世高水分散粒剂3000倍,30%爱苗乳油5000倍,霉能灵、杜邦福星等药剂,请参考梨黑星病。

以上就是耕种帮介绍的桃黑星病的症状以及防治措施,相信大家已经很清楚桃黑星病的防治方法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想了解更多关于桃树病害的资讯,请继续关注耕种帮(3456.TV)。

针对桃黑星病的防治,在因地制宜选栽种植早熟抗病品种的基础上,结合冬剪,剪除病枝梢,带出园外烧毁,消灭越冬病源。

重视夏剪,加强内膛修剪,促进通风透光,注意雨后排水,降低果园湿度,落花后3~4周后进行套袋。

开花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加0.3%五氯酚钠,铲除枝梢上的越冬菌源。

虽然目前无针对桃黑星病的药剂进行登记,但从落花后半个月起,可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5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18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等药剂,每隔两周左右轮换药剂均匀喷雾防治1次,共防治3~4次,套袋前再喷施一次。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铃兰的花语是什么 下一篇:人参果的育苗技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