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大葱霜霉病防治技术

2023-10-19 05:37 作者:李先生  

大葱霜霉病防治技术详细如下:

一、选择地势较高,易排水的地块种植,并与非葱类作物实行3年轮作。

二、收获后清洁田园,把病叶集中起来烧毁或带出田园深埋,以减少初侵染来源。

三、加强田间管理,切忌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降低土壤含水量及空气湿度,以减少病害和控制病害蔓延。

四、栽葱时选苗,消灭苗期带病植株。

五、用种子量0.3%的35%雷多米尔拌种,或用50℃温水浸种25分钟,再浸入冷水中,捞出晾干后播种。

六、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喷药,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4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的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喷2--3次。各种药剂轮换使用。

霜霉病有系统侵染和局部侵染两类,病株症状特点不同。系统侵染的病株是由土壤和种植材料传带的病菌侵染所形成的,表现出全身性的症状。局部侵染植株只在被侵

染部位出现症状。 大葱被病原菌系统侵染后,病株矮化,叶片扭曲畸形。潮湿时在叶片与花茎表面形成一层疏松的绒毛状霉层,白色到淡紫色。干燥时叶片变为污白色或淡黄色,逐

渐枯死。有时只有叶片部分发病,变白枯死。局部侵染的叶片和花茎上,产生卵圆形、圆形病,大小不一,白色或淡黄色,边缘不明显,潮湿时表面生绒毛状霉层,干燥时变为

枯。叶片中下部发病,则叶片上方下垂干枯。霜霉病的诊断特征为病黄白色,表面生有白色到淡紫名绒毛状霉层,病叶软化易折。后期病部有时孽生腐生性真菌,出现黑霉,需注意鉴别。

大葱霜霉病发生规律

田间病残体中的病菌卵孢子和鳞茎中的潜伏菌丝体为主要初侵染菌源。卵孢子在土壤内病残体中可存活数年。葱类种子中有菌丝体潜伏,种子表面也可粘附卵孢子,

但带菌种子能否传病尚未有定论。越夏或越冬的卵孢子以及鳞茎传带的菌丝体都能侵染幼苗,形成系统侵染病株。秋播葱苗染病后,菌丝在秋冬季节随生长点在体内蔓延,2~3月间即出现系统侵染症状。病部陆续产生病原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孢子囊随风雨和昆虫传播,接触叶片,在叶面水滴中萌芽,产生芽管,由气孔侵入,形成局部侵染。叶片和叶鞘发病部位的病菌向基部蔓延,引起鳞茎感染。孢子囊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也能侵染鳞茎。在适宜条件下可发生多次再侵染,形成大流行。

凉爽高湿的天气有利于病原菌发育和病害发生。气温l5℃左右,降雨较多时有利于发病。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东北地区5~6月份)持续阴雨或经常出现重雾、大雾时,霜霉病可能大流行。地势低洼、大水漫灌、密植和生长不良的地块发病尤重。夏季温度高,发病受抑制。秋季发病程度也与雨量成正相关,灌水不当也诱使发病加重。秋季病重田块,翌年春季发病也重。

大葱霜霉病防治方法

一、农业措施

1、选用抗病或轻病品种。假茎紫红、叶管细、蜡粉厚的大葱品种发病较轻。

2、发病地避免连作,实行3~4年轮作。保持田园卫生,收获后清除病残体,及时深耕。

3、选择地势平坦、排水方便的肥沃壤土做苗床和栽植地。

4、雨后及时排水,土壤湿度高时,浅中耕散墒。

5、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定植时淘汰病苗,早期拔除田间系统侵染病株,携出田外烧毁。

二、化学防治

苗期和发病初期喷药防治,可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每10天喷1次,连喷2~3次。大葱叶面有蜡粉,不易着药,为了增加药剂的粘着性,每10千克药液可加中性洗衣粉5~10克。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白萝卜和胡萝卜能一起吃吗 下一篇:大豆除草剂怎么用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