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味甘,性凉润,入肺、脾、肾经,《得配本草》说它具有补虚益损的功能,清代医家陈修园曾解释山药的功能,说它气平入肺,味甘入脾,而脾统血,主四肢,脾血足则不饥,四肢轻捷;肺主气,肺气充则轻身,气为之倍增;又因其质地稠黏,能补肾填精,精足则强阴,延年益寿。现代药理研究提示,山药含有的皂甙、糖蛋白、鞣质、止权素、山药碱、胆碱、淀粉及钙、磷、铁等,具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有一定的抗衰老物质基础。由此可见,山药确能补虚疗损,延年益寿。
山药什么时候吃好
如果我们用山药补益脾胃,那么好是在巳时(上午9时至11时)使用;如考虑固肾益精之用,好在酉时(下午5时至7时)使用;如针对肺虚久咳使用,那好在寅时(早晨3时至5时)用。
不论男女老少,山药都是秋季佳滋补食品。秋冬进补前吃点山药,更有利于补品的吸收。山药为补中益气药,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特别适合脾胃虚弱者进补前食用。冬天多食山药对身体大有补益。中医认为黑色入肾,黑色食物具有补肾的功效,而白色的山药除了健脾补肺,更可补肾。
山药的吃法也是百里不同风,南方有南方的吃法,北方有北方的吃法,像老北京,过去北京有一个名馆子叫“广和居”,它里边迷人的一道菜就是山药做的山药泥,它的山药泥是怎么做的呢?
根据光绪顺天府志的记载:老北京吃山药,把山药碾成泥之后加猪油,加砂糖,和到一块蒸熟,蒸熟了铲在小碗里,然后扣过来,扣到盘子里,成一个碗状,上面再撒上各种各样的颜色调料,吃这个山药泥。
山药可以点茶,喝山药茶, 咱们喝茶,唐宋的时候是煮茶喝,不是像现在泡清茶,这个遗风一直到明朝。煮茶的时候里面要加很多材料,茶煮好了要点茶,如用芝麻点茶,用水果点茶,香花点茶各种各样的东西,甚至用雪里红点茶,一般的喝这种茶是连茶带茶叶带点茶的东西全部吃掉,这里国好的东西就是山药,其它的材料它可能夺香夺味夺色,只有这个山药是都不夺的。山药点茶一直到明代都是名茶,明嘉靖年间有一个喝茶的名人,叫顾元庆编了一本跟陆羽的《茶经》差不多叫《茶谱》,《茶谱》专门有 一篇叫择果,就是挑选各种各样的果子来点茶,他就提出只有山药点的茶是好的。
严格来说山药两头吃可能好,早晚餐,早上胃肠比较清淡,晚上它不油腻,所以山药好的吃法就是蒸着吃,清蒸你爱蘸点盐蘸点盐,爱蘸点糖蘸点糖。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适宜糖尿病患者、腹胀、病后虚弱者、慢性肾炎患者、长期腹泻者;山药有收涩的作用,故大便燥结者不宜食用;另外有实邪者忌食山药。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