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2 09:26 作者:李先生
蘑菇是大型、高等的真菌,子实体通常肉眼可见。蘑菇白腐病是食用菌栽培中发生为普遍、为害严重的一种病害,秋季发病重于春季,那么,秋季怎么防治蘑菇白腐病?
蘑菇白腐病的防治
在菇床温、湿度不影响蘑菇生长发育的条件下,应经常开窗通风,降低房内温、湿度,将房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5%以下,温度保持在18℃以下。这样,既有利于蘑菇的生长,又不利于病菌的繁殖与侵染,可有效地减轻病害。
蘑菇白腐病的预防
为预防病害的发生,在蘑菇出土前用1∶2∶230倍波尔多液均匀地喷洒菇床表面,也可按每10平方米的菇床用10克多菌灵或20克甲基托布津加水15公斤喷洒菇床表面,能有效杀灭菇床表土病菌,大大降低病菌的感染率。
在菇床上发现有病菇时,应立即将病菇连同菌丝体及10厘米深的培养料一起挖出烧毁,病穴用消毒土填平,减少再浸染病原。
以上就是耕种帮为大家介绍的蘑菇白腐病的防治方法,希望对菇农朋友种植蘑菇有效果!
一、发病症状:
被害蘑菇初在菌盖及菌柄的表面发生褐色瘤肿,后逐渐增多,并在病菇表面形成一层白色霉。受害严重的蘑菇开始长出就呈畸形,成为一个不定形的白色团块。有些病菇的菌柄极粗,菌盖畸形,后病菇皱缩、软化,病部常有褐色的粘液流出,具恶臭。
二、防治方法:
1、及时铲除病菇,将病菇及10厘米深处的培养料一起挖除,扔出床外。
2、喷药保护,在菇长出之前用波尔多液(1比1比300)喷洒覆土表面,可以减轻发病。
3、加强通风换气,降低菇房内的温湿度。
及时清除病菇发现病菇时,应立即将病菇连同菌丝体以及10厘米深处的培养料一起挖出烧毁或深埋,病穴用消毒土填平。同时用4%福尔马林消毒工具,预防病菌传染。
降低温度、湿度在不使菇房冷却的条件下,开窗通风,降低温、湿度。控制空气相对湿度在95%以下,温度降至17℃以下。
药剂防治在菇长出之前,用1∶2∶225的波尔多液喷洒覆盖土的表面,可大大降低感染率,起到预防作用。也可每10平方米菇床用10克多菌灵加水75公斤喷洒菇床表面。
蘑菇白腐病又叫褐腐病、水泡病,是蘑菇病害中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一种病害。秋季栽培的蘑菇发病重于春菇。被害的蘑菇初在菌盖及菌柄的表面发生褐色瘤肿,以后逐渐增多,严重时病部形成一层白色霉。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防治:
及时清除病菇发现病菇时,应立即将病菇连同菌丝体以及10厘米深处的培养料一起挖出烧毁或深埋,病穴用消毒土填平。同时用4%福尔马林消毒工具,预防病菌传染。
降低温度、湿度在不使菇房冷却的条件下,开窗通风,降低温、湿度。控制空气相对湿度在95%以下,温度降至17℃以下。
药剂防治在菇长出之前,用1∶2∶225的波尔多液喷洒覆盖土的表面,可大大降低感染率,起到预防作用。也可每10平方米菇床用10克多菌灵加水75公斤喷洒菇床表面。
如采用上述措施后病害仍然继续发展,可把覆盖土全部拿掉,换用无菌土壤,重新覆盖。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