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蓟马生活习性与危害特点:
棕榈蓟马成虫体长1毫米,金黄色,头近方形,复眼稍突出,单眼3只,翅2对,周围有细长缘毛。若虫黄白色,复眼红色。
该虫在杭州市郊可周年危害,终年繁殖,以秋季危害最重。成虫活跃、善飞、怕光,多在幼果毛丛中取食,各部位叶片都能受害,但以叶背为主。卵散产于叶肉组织,幼虫入表土化蛹。近年来,由于保护地栽培面积的日益扩大及不合理的农药使用,蓟马危害日趋严重,在秧苗及成株上均有发生。蓟马主要在叶片背面、心叶、嫩芽上锉吸危害,锉吸后在叶片上形成亮晶晶的痕迹,严重时会导致叶及嫩芽扭曲变形。
全年可在杂草及茄子上辗转繁殖危害,2月上旬开始危害秧苗,5~9月为危害高峰,10~11月随着冬季气温下降,回到杂草越冬。
棕榈蓟马防治措施:
①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病叶,推广地膜覆盖栽培,减少害虫的越冬基数。
②诱杀成虫。利用棕榈蓟马对蓝色具有强趋性,取大小约20~30厘米的蓝色油光纸,粘贴于硬纸板上,蓝色纸上均勻涂不干胶,挂在近植株上部,每667平方米挂10余块,可粘捕大量蓟马。
③化学防治。可采用21%灭毙乳油6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15000~20000倍液、50%马拉松乳油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5%杀虫双水剂1000~1500倍液喷雾。用药时应注意叶背及地面喷雾,以提高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