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芹菜斑点病主要特征和发病规律是什么?

2023-10-09 23:11 作者:李先生  

芹菜,属伞形科植物。有水芹、旱芹两种,功能相近,药用以旱芹为佳。旱芹香气较浓,又名“香芹

芹菜点病又名芹菜早疫病,是芹菜上的重要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叶柄。

病初叶片产生黄褐色水浸状圆,以后扩大成不规则大病,病无明显边缘;叶柄和茎秆受害,呈椭圆形稍凹陷病,病株易折断倒伏。潮湿时病上着生灰色霉层,发病严重时叶片干枯,植株死亡。昼夜温差大、缺肥缺水、大水漫灌、空气湿度大、植株生长不良等易发病。

病菌以菌丝在病残体上或在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第二年春,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或灌溉水传播,引起初侵染。发病后又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农具等传播,引起再侵染。病菌发育适温25-30℃,在高温多雨时,或雾大时,发病严重。有时夜间露多、持续时间又长,也易发病。另外,缺水、缺肥、大水漫灌、管理差、长势弱、通风不良、湿度大,发病也重。

大家必须做好芹菜点病的防治措施,把影响降到低。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芹菜尾孢菌Cercospora apii Fres.侵染引起。初侵染源主要为种子或残留病株。病菌以附着在种子表面和侵入种皮内的菌丝及残留病株和土壤中菌丝与孢子越冬,在环境条件适宜时,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至寄主植物上,在水滴存在的条件下从寄主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播种带病种子,出苗后即可染病,并在受害的部位产生新一代分生孢子,借气流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周而复始一直延续到秋末,危害逐步加重。

病菌喜高温潮湿的环境,发病适温为22~30℃,相对湿度85%~95%,分生孢子形成适温15~25℃,萌发适温28℃。分生孢子发芽适温度范围为15~20℃,对湿度要求较低,潮湿条件更利于发病。

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芹菜叶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5~11月。适感病期为成株期。发病潜育期3~7天。梅雨期间多雨的年份发病重,高温多雨、低洼地带易发病,在高温干旱而夜间结露的情况下也易发病。此外缺肥、排水不良、灌水过多或植株较弱发病严重。

芹菜点病又名芹菜早疫病,是芹菜上的重要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叶柄。 病初叶片产生黄褐色水浸状圆,以后扩大成不规则大病,病无明显边缘;叶柄和茎秆受害,呈椭圆形稍凹陷病,病株易折断倒伏。潮湿时病上着生灰色霉层,发病严重时叶片干枯,植株死亡。昼夜温差大、缺肥缺水、大水漫灌、空气湿度大、植株生长不良等易发病。 病菌以菌丝在病残体上或在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第二年春,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或灌溉水传播,引起初侵染。发病后又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农具等传播,引起再侵染。病菌发育适温25-30℃,在高温多雨时,或雾大时,发病严重。有时夜间露多、持续时间又长,也易发病。另外,缺水、缺肥、大水漫灌、管理差、长势弱、通风不良、湿度大,发病也重。 大家必须做好芹菜点病的防治措施,把影响降到低。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如何做好甘草的种植? 下一篇:入夏后大葱该怎样管理?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