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椒不耐涝,比较耐旱,但由于根系较小,需经常保持适当的水分才能生长良好。一般大型果品种需水量较大,小型果品种需水量较小。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需水量也不同。
朝天椒种子发芽需要吸收一定量的水分。因朝天椒种皮较厚、吸水较慢,故栽培上要浸种催芽,通常种子浸于水中8~12小时,充分吸水后可促进发芽。
朝天椒在育苗期间对水分的要求比较严格,水分过多会造成秧苗徒长,根系分布浅,但若水分控制过严,不但使正常生长受到限制,而且会使组织木栓化或成为老苗,所以在育苗期通过控制水分而进行蹲苗时,要掌握好蹲苗时间与程度。朝天椒幼苗期吸水量相对较小,保持土壤湿润则可。
朝天椒从定植到开花结果,土壤水分宜少不宜多,以避免茎叶徒长。在初花期,由于植株生长量大,需水量随之增加,特别是果实膨大期需要供给充足的水分,如果水分不足,子房发育受到抑制,不利于果实膨大,易引起落花落果或畸形果增多。进入结果期,是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如果这段时间水分不足,果实就会发育不良,产量将大大降低。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过大或过小对幼苗生长和开花坐果影响很大,同时容易引起病害。一般空气湿度以60%~80%为宜。幼苗空气湿度过大,容易引发病害;初花期湿度过大会造成落花;盛花期空气过于干燥,也会造成落花落果。
在气温和地温适宜的条件下,朝天椒花芽分化和坐果对土壤水分的要求,以土壤含水量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55%为最好,干旱易诱发病毒病,淹水数小时植株就会萎蔫死亡。对空气湿度的要求不超过80%为宜,过湿会引起发病,空气湿度过低会严重影响坐果率。朝天椒最怕雨涝,故椒田应实行高垄栽培,挖好排水渠,防止长时间积水,造成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