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16-12-17 17:36 作者:李先生
小麦条锈病菌主要以夏孢子在小麦上完成周年的侵染循环。
小麦锈病传播主要通过茎叶接触,分生孢子借雨水,气流传播。
该菌在华北、西北、西南、中南等广大麦区的自生麦和晚熟春麦上以夏孢子连续侵染的方式越夏,秋季就近侵染秋苗,并向邻近地区传播,其越冬形式和越冬条件与条锈病类似。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锈病之一,发病途径主要是夏孢子在小麦上完成周年的侵染循环。
外来菌源随季风从黄河南传来,本地有风、人工作业、机械等带菌传播。
条锈病病原菌萌发侵入适温为9-13℃,发育适温为17-20℃,湿度不低于80%。夏孢子单胞,圆球形,淡黄色,表面有细小刺突,大小为(32-40)微米×(22-29)微米冬孢子棍棒状,双胞,茶褐色,大小为(36-68)微米×(12-20)微米。
担子菌饱成熟后通过气流飞散传播。
小麦锈病传播途径:高温、高湿有利于小麦锈病传播。
以夏孢子在小麦上完成周年侵染循环,可分为越夏、侵染秋苗、越冬、侵染春苗四个环节。
病菌(主要以夏孢子和菌丝体)在小麦和禾本科杂草上越夏和越冬。越夏病菌可以使秋苗发病。开春后,越冬病菌(夏孢子)直接侵害小麦,或者靠气流从远方传来病菌,使该地区小麦发病。以后,病菌在病麦上不断繁殖,多次侵害小麦。
有雨水、气流及农事操作等。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