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16-12-17 17:18 作者:李先生
小麦各生育时期的症状及诊断:①幼苗分蘗期至返青拔节期。基部叶发黄,并自下而上似干旱缺肥状。苗期初生根和地下茎变灰黑色,病重时次生根局部变黑。拔节后,茎基1-2节的叶鞘内侧和病茎表面生有灰黑色的菌丝层。诊断:将变黑根剪成小段,用乳酚油封片,略加温使其透明,镜检根表如有纵向栗褐色的葡萄菌丝体,即为全蚀病株。②抽穗灌浆期。病株变矮、褪色,生长参差不齐,叶色、穗色深浅不一,潮湿时出现基腐(基部一、二个茎节)性的“黑脚”,最后植株旱枯,行成“白穗”。剥开基部叶鞘,可见叶鞘内表皮和茎秆表面密生黑色菌丝体和菌丝结。小麦近成熟时,若土壤潮湿,病株叶鞘内表皮可生有黑色颗粒状突起的子囊壳。
前期茎基发黄,似缺肥;中期黑脚;后期白穗。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病菌只侵害小麦根部和茎基部1~2节部位。苗期,病株表现矮小,下部黄叶多,种子根和地中茎变成灰黑色,严重时麦苗连片枯死。拔节期,病株分蘖少,根部大部分变黑,在茎基部及叶鞘内侧出现较为明显的灰黑色菌丝层。小麦抽穗后,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发生早枯、白穗,病根变黑,易于拔起。
小麦全蚀病属于根部病害,发病捂病株会矮小,下部叶片多数为黄叶,种子根茎和地中茎会变成灰黑色,最后导致麦苗连片枯死。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