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16-12-17 17:03 作者:李先生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由若干种镰孢属真菌引起,其发生流行受菌源量、品种抗性、农业生态环境及栽培管理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小麦赤霉病病害的流行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当春季平均气温为9℃以上,3-5天雨天时间,越冬菌源便产生子囊孢子,小麦抽穗扬花期在有大量成熟子囊孢子存在的情况下,遇降雨或空气潮湿,子囊孢子成熟并散落在花药上,经花丝侵染小穗发病,初在小穗和颖片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渐扩大至整个小穗。
小麦扬花期遇到连续阴雨天或大雾因素,可在扬花初用氰烯菌酯防治。
赤霉病的发生与播期播量及天气温暖及连日阴雨天,极易发生赤霉病,危害穗部,防治上是扬花期"见花就打"原则,用戊唑醇,多菌灵,烯唑醇及早施药。
品种不抗病,病源菌充足,气候适宜造成小麦赤霉病发生。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