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23-10-06 15:47 作者:李先生
平菇不出菇处理办法很简单:
白天提高棚温,落日后给予井水喷淋,使之夜间的室温与白天的温度拉大。如果在南方高热地区,好将完成后熟的菌袋搬出棚外,任其风吹日晒,气温35℃以下时,维持2~3天时间;将菇棚内地面整理后,浇灌大水,渗入后即可将菌袋移入,并随之喷淋地下水,进入正常管理即可。一般2~3天,即可整齐的现蕾,而且呈现出菇整齐的状态。
料温偏高菌丝培养成熟的菇床,若无较低温度的影响,其料温下降的速度很慢。若料温高于出菇温度范围,则原基不易发生,这种现象在秋栽的低温型品种中为常见。
积温不足在低温下种植时,菌丝长期处于缓慢生长状态,虽然发菌时间较长,但由于有效积温不足,菌丝生理成熟度不够,而迟迟不能出菇。此外,无论何时种植,出菇前的温差变化太大,均不利于出菇。
水分不足发菌期由于揭膜次数过多,覆盖不严或土壤吸湿等,会造成培养料含水量下降,或菇床表面失水偏干;此外,产菇期菇体大量消耗培养料的水分后,如菇床水分补充过少,也会造成不出菇或转潮后不正常出菇的现象。
菌丝徒长培养料含水量过高,菇床表面湿度饱和,干湿差变化小,会造成菌丝徒长,在菇床表面形成厚厚的菌皮。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