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2 10:08 作者:李先生
生物农药的使用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系列问题。生物农药的科学使用应大限度地利用有利因素,克服和避免不利因素。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同生物农药品种防治对象不同
在生物农药的实际应用中。不少人对生物农药的性质还不完全了解,误认为生物杀虫、杀菌剂可防治一切病、虫害,而不加选择地普遍使用,这样不但收不到应有效果,而且还会延误防治时期。生物药选择性很强,如苏云金杆菌(Bt)对防治鳞翅目幼虫有效,但对同翅目的叶蝉就没有致病性,而且苏云金杆菌的不同品种系对几种重要害虫的防治效果也存在着差异。另外,要根据害虫取食特点使用不同类型的生物农药,如Bt对鳞翅目害虫效果很好,喷洒后会分布于植物表面,使害虫取食或触菌死亡,但对刺吸汁液的害虫(如蚜虫、螨类)无效,而阿维菌素对螨类杀伤效果非常好。
因此,应针对不同种类害虫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生物农药品种。使用生物农药,提倡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预防期和持续用药情况下完全可以单独使用一个药种,但在病虫害高发期不宜单独使用。
2、选择适宜的生物农药剂型
生物农药的防治效果往往与剂型和使用技术密切相关,使用时要根据防治对象、气象条件和使用时间,正确选择适当的剂型,才能达到佳防治效果。如粉剂可借助空气浮力和风力分散于较大范围,从而和害虫有更大接触;对于食叶量很大的害虫,可采用将可湿性粉剂加水配成悬浮液的方法喷雾效果较好,而采用喷粉法效果较差。胶囊剂不仅有较长的释放效果.而且能保护其中的病原体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可用于大棚撒施。
3、确定适宜的防治时期
生物农药作用缓慢,宜在害虫低龄幼虫期使用。许多生物农药杀虫效果缓慢,比不上化学农药,喷后立竿见影。因此,用药时间应比化学农药提前2-5天。如BT乳剂,白僵菌等,一般喷药后,害虫3-5天才逐渐死亡。
4、要注意喷药的气候条件
生物农药的使用效果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1)温度
生物农药在喷施时,务必控制在理想的20℃适温以上,其奥妙在于这类农药的活性成分是由蛋白质晶体和有生命的芽孢所组成,一旦在低于上述温度下喷施,那么芽孢在害虫机体内的繁殖速度十分缓慢而且蛋白质晶体也很难发挥其作用,往往施后显不出防治效果。据试验资料表明,在温度25—30℃条件之间,喷施后的生物农药效果要比10—15℃之间的杀虫效率高出1—2倍。
(2)湿度生物农药对湿度的要求也极为敏锐。环境湿度越大喷施生物制剂农药的药效越显着,特别是对粉状生物制剂农药尤为明显。
(3)阳光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芽孢有着致命的杀伤作用,科学试验表明,阳光直射30分钟,竟会使芽孢一举杀死50%,照射1小时后,其芽孢死亡率却高达80%,而且紫外线的辐射对伴孢晶体还能产生变形降效作用,因此要选择在午后4点钟以后或者阴天使用效果会大大发挥。
(4)雨水芽孢怕大暴雨冲刷,所以要根据天气预报进行,因为暴雨会将喷施的菌液冲刷掉,失去杀伤力。如果喷施后(5—6小时后)遇到下雨(小雨),不但不会降低药效,反而可提高防效作用,原来小雨对芽孢发芽大为有利,害虫一旦食后就加速其死亡。
5、适宜的喷雾器械
多数生物农药无内吸性,喷药时要注意喷撒均匀才能起到良好效果,在实际应用中,目前大多数植保器械使用效率都较低,通常是由上而下直接对作物喷雾,使大量农药都聚集在作物上面的叶片上,作物中下部叶片上附着的农药较少,飘落损失在土壤表面的较多。如果雾滴大时,损失就更大。由于生物农药生产成本高,故要选择喷施效率高、雾化程度好、节省农药的植保器械。如弥雾喷粉器、弥雾喷雾器等。
6、生物农药的混配
①生物杀虫剂的混配:生物杀虫剂与多数化学杀虫剂浊混配,因多数化学杀虫剂都呈化学酸性、生理中性,对细菌、真菌没有抑杀作用和中合反应,因此可以混配。由此可知,生物杀虫剂不可与化学杀菌剂混配,一旦混配,生物药剂的活性细菌孢子会遭到扼杀失去其应有的效力。
②生物杀菌剂的混配:生物杀菌剂可以和多数化学药剂、生物药剂混配,但不可与碱性药物混配,只有少数药种不可与酸性药剂混配,如木霉菌类药剂可以与多数生物杀虫剂和化学杀虫剂同时混用。
7、随配随用
使用时要随配随用,配好的农药一次用完,如白僵菌,配好的农药要在2小时内喷完。以免孢子过早萌发,失去效力。
8、注意贮藏
生物农药贮藏的地点要求阴凉,干燥,避免受潮失效。如苏云金秆菌,井岗菌素等,它们的特点是不耐高温,不耐贮藏,容易吸湿霉变,失活失效,而且保存期不能超过2年。
一、多数生物农药无内吸性,喷药时要注意喷洒均匀才能起到良好效果。如白僵菌,必须将菌体均匀喷洒到害虫身上,菌体不断繁殖,终使害虫代谢紊乱而死亡。
二、生物农药作用缓慢,宜在害虫低龄幼虫期使用。许多生物农药杀虫效果缓慢,比不上化学农药,喷后立杆见影。因此,用药时间应比化学农药提前2-5天。如BT乳剂、白僵菌等,一般喷药后,害虫3-5天才逐渐死亡。
三、要注意喷药的气候条件。生物农药有些菌类,只有适宜的气候条件,这类农药才会发挥作用。一般生物农药适宜的温度为20-30℃,湿度越大越好,同时要避免过强的光照条件,杀死有益菌。
四、使用时要随配随用,配好的农药一次用完,如白僵菌,配好的农药要在2小时内喷完,以免孢子过早萌发,失去效力。
五、生物农药可以和多种杀虫剂混用,或加入少量洗衣粉,能增加其粘着能力,提高药效。
六、生物农药不能和杀菌剂混用,生物农药多为菌类,和杀菌剂混合后,它主要成份菌类也被杀死,农药也就失去了效果。
七、生物农药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农药中的微生物大都生活在酸性环境条件下,与碱性农药混用,就破坏了这些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引起菌类失活,农药的失效。
八、注意贮藏:生物农药贮藏的地点要求阴凉、干燥、避免受潮失效。如苏云金秆菌、井岗霉素等,它们的特点是不耐高温、不耐贮藏,容易吸湿霉变,失活失效,而且保存期不能超过2年。
生物农药一般是指用生物活体(菌丝体、半孢晶体、昆虫病毒等)防治病虫害的药剂,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具有无残留、无公害、不污染环境,能专一性作用于有关的害病害生物种类(即靶标)。目前国内外公认应用多的有细菌性、抗生素类昆虫激素类、昆虫病原线虫类及昆虫病毒类。昆虫病毒可引起1600多种昆虫和螨类发病,世界上已有30多种病毒杀虫剂。
生物农药具有化学农药不可比拟的优点,从保护环境和生态的角度出发,生物农药也因其、广谱、对人畜安全、对生态环境相容等特点,必将成为21世纪农药中的主导产品。
利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防治食叶害虫的生物农药
防治尺蠖、毒蛾类、毛虫、黄刺蛾、樗蚕等刺蛾类,可采用以下药剂:
(一)昆虫生长调节剂(仿生农药)
灭幼脲系列杀虫剂是新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它的杀虫作用机理是抑制昆虫表皮的几丁质合成。灭幼脲类主要是胃毒剂,但也能侵入昆虫表皮发生作用。防治食叶害虫具有作用机制特殊、防治效果高、残效期长、防治成本低、耐雨水冲淋、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对植物、人畜、天敌及环境安全等优点。
1、灭幼脲1号
灭幼脲1号又称除虫脲,又名敌灭灵。它在酸性和中性介质中稳定,在碱性介质中会分解。对人、畜、鸟和鱼等均低毒。制剂有20%除虫脲悬浮剂,25%敌灭灵可湿性粉剂。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