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9 20:23 作者:李先生
水稻叶尖干枯稻叶萎缩这种现象发生主要为害叶片。被害叶片先从叶尖、叶缘呈现水渍状污褐色小,后向下、向内扩展,病呈波纹状扩大。潮湿时病部污褐色、湿润状,病健部界限不明晰;干燥时病部呈黄褐色至灰褐色,病健部界限分明。叶片枯死的后部常见波纹状褐色线条,与纵剖的杉木纹理酷似,为本病病状典型的特征。病部上的病征一般不甚明显,但经保湿后在面可见一薄层灰白色霉,此为病菌无性阶段的分孢梗和分生孢子。4-5天后,老病部上还可见针头状突起的小黑点,此为病菌有性阶段的子囊壳。
防治方法(1)选育和换种抗病良种并做好种子消毒(参照稻瘟病)。(2)按照稻株生育规律巧用肥水,使禾苗转色正常,提高植株抗病力。(3)加强检查及时喷药除虫防病。从分蘖盛末期开始,根据稻蓟马虫情、苗情和天气情况采取病虫兼治办法喷施药剂2~3次。轻病田可撒施黑白灰(石灰15~20公斤+草木灰15~20公斤/亩);重病田可喷施胶体硫150倍液,或20%石硫合剂膏剂150倍液,或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粉750~1000倍液。另外,对稻瘟病有效的药剂对本病亦有防效。
危害症状
此病主要为害叶片。被害叶片先从叶尖、叶缘呈现水渍状污褐色小,后向下、向内扩展,病呈波纹状扩大。潮湿时病部污褐色、湿润状,病健部界限不明晰;
干燥时病部呈黄褐色至灰褐色,病健部界限分明。叶片枯死的后部常见波纹状褐色线条,与纵剖的杉木纹理酷似,为本病病状典型的特征。
病部上的病征一般不甚明显,但经保湿后在面可见一薄层灰白色霉,此为病菌无性阶段的分孢梗和分生孢子。4-5天后,老病部上还可见针头状突起的小黑点,此为病菌有性阶段的子囊壳。
防治方法
1、选育和换种抗病良种并做好种子消毒(参照稻瘟病)。
2、按照稻株生育规律巧用肥水,使禾苗转色正常,提高植株抗病力。
3、加强检查及时喷药除虫防病。从分蘖盛末期开始,根据稻蓟马虫情、苗情和天气情况采取病虫兼治办法喷施药剂2~3次。轻病田可撒施黑白灰(石灰15~20公斤+草木灰15~20公斤/亩);
重病田可喷施胶体硫150倍液,或20%石硫合剂膏剂150倍液,或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粉750~1000倍液。另外,对稻瘟病有效的药剂对本病亦有防效。
危害症状
此病主要为害叶片。被害叶片先从叶尖、叶缘呈现水渍状污褐色小,后向下、向内扩展,病呈波纹状扩大。潮湿时病部污褐色、湿润状,病健部界限不明晰;
干燥时病部呈黄褐色至灰褐色,病健部界限分明。叶片枯死的后部常见波纹状褐色线条,与纵剖的杉木纹理酷似,为本病病状典型的特征。
病部上的病征一般不甚明显,但经保湿后在面可见一薄层灰白色霉,此为病菌无性阶段的分孢梗和分生孢子。4-5天后,老病部上还可见针头状突起的小黑点,此为病菌有性阶段的子囊壳。
防治方法
1、选育和换种抗病良种并做好种子消毒(参照稻瘟病)。
2、按照稻株生育规律巧用肥水,使禾苗转色正常,提高植株抗病力。
3、加强检查及时喷药除虫防病。从分蘖盛末期开始,根据稻蓟马虫情、苗情和天气情况采取病虫兼治办法喷施药剂2~3次。轻病田可撒施黑白灰(石灰15~20公斤+草木灰15~20公斤/亩);
重病田可喷施胶体硫150倍液,或20%石硫合剂膏剂150倍液,或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粉750~1000倍液。另外,对稻瘟病有效的药剂对本病亦有防效。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