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植保社会化服务网络的建设和完善。要进一步完善市(县)级、巩固乡级、加强村级植保社会化服务网络的建设,指导农民正确、合理、安全、科学使用
农药,让农民充分了解
农药的性质,掌握使用技术,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
2、加大农药管理,杜绝错用、误用农药。目前,市场上
农药的种类很多,剂型也很多,不少
农药的包装、物理性状相近,稍有不慎就能出现误差。因此,使用
农药前,要认真阅读
农药标签上的所有内容,核对
农药的名称、剂型、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如果存放过程中,瓶上的标签脱落或看不清,不可盲目使用。
3、科学施药,提高施药质量。
(1)正确计算准确称量,避免过量使用。使用
农药时,要注意药剂的有效成分含量,准确配制药液浓度,不可随意提高浓度和增加施药次数。
(2)科学配制。药剂配制时,要先配成母液,药首先加入一半清水,再加入母液,然后再加够所需水量稀释到所需浓度,稀释时要充分搅勻,并适当加点黏着剂,以改善药液的物理性状。
(3)科学混配。混配
农药要有明确的防治目标和要求。混配后,既要降低防治成本,又要増效,扩大防治范围;既要髙效,又要低毒、低残留,保证农产品安全。混配
农药时,要注意
农药间的负面反应,不能起物理、化学、生物上的干扰作用。一般碱性
农药和酸性
农药莫混,微生物
杀虫剂和化学
杀菌剂、微生物
杀菌剂莫混,含铜素
农药和含锌素
农药莫混。
(4)注意气候。气温过高,天气过热,湿度过大,雨露未干,风速过大,即将降雨时不要施药。并要避免在作物的敏感期使用
农药。
(5)调节好喷雾器械,均勻喷雾。背负式喷雾器,要改圆锥喷头为扇形喷头,改蛇形喷洒为直线喷洒,以减少重喷,提高喷雾质量。喷药时,要考虑风向,注意对邻近敏感作物的保护,同时喷雾要均匀,雾点要细,要匀。药械使用前后要彻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