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6 17:38 作者:李先生
玉米螟虫又称玉米钻心虫,玉米的主要害虫,玉米螟虫的主要危害时其幼虫蛀入玉米主茎或果穗内,能使玉米茎折断,造成玉米营养供应不足,授粉不良,致使玉米减产降质。那么,玉米螟虫的症状 防治方法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玉米螟虫的症状
米螟虫其典型症状是心叶被蛀穿后,展开的玉米叶出现整齐的一排排孔,成虫有趋光和趋化性,卵产在叶背面以中脉附近较多,幼虫四龄前。
玉米螟虫的综合防治方法
1、合理密植:根据种植季节、品种、高矮、生育期长短而定,亩植3000—3500株。
3、适期防治:宜在幼虫三龄前进行药剂防治。
4、药剂防治:化学防治玉米螟虫的时间是心叶末期(剥去心叶丛外面的绿色叶片,仅有2-3片黄白色嫩叶包着尚未抽出的幼嫩雄穗),此时是低龄幼虫潜伏在心叶丛中为害的时刻。每亩用50%巴丹100克兑水100公斤喷雾或灌于心叶内。还可用25%增效杀虫双水剂1公斤加水5公斤加细砂土25公斤配制成颗剂,每亩10公斤施于心叶防治。
玉米螟虫的综合防治方法中关键的是前期预防和施药时期的把握,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玉米螟虫的危害有加大趋势,因此对于农户朋友来说,科学种田、科学管理是很重要的。
以上就是耕种帮为大家提供的玉米螟虫的症状,防治方法有哪些的相关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农资技术消息,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耕种帮,获取更多种养知识。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