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竹黑痣病的症状及防治

2023-09-24 21:52 作者:李先生  

竹黑痣病又称为叶疹病,在产竹区普遍发生。竹子被害后生长衰退,病叶易枯萎脱落,出笋减少。

症状

发病初期,感病叶面产生苍白色小斑点,以后扩大为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病斑,病斑渐变为橙黄至赤色。发病后期,病斑上产生疹状隆起、有光泽的小黑点,为病原菌的子座。其外围有明显的橙黄色的变色圈。病斑可互相联合成不规则形。最后病叶局部或全部变褐枯死。

病原

病原为多种黑痣菌(Phyllachora spp.),隶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目真苗。

发生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子座在病叶中越冬。翌年4-5月子实体成熟,释放子囊孢子,子囊孢于借风雨传播进行危害。病竹发病从近地面的叶片开始,然后逐渐往上蔓延。

防治方法

①减少侵染来源:在早春之际,收集病枝、叶,集中销毁。

②加强抚育管理:及时松土、施肥,以促进竹子生长,增强抗病力。

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1:1:100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或50%托布津500-8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喷1-2次。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栀子花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下一篇:一叶兰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