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茎腐病症状
花生幼苗和成株均可受病菌侵染。花生幼苗出土前即可感病,病菌通常先侵染子叶,使子叶变黑褐色腐烂,并进而侵入植株根颈部,产生黄褐色水渍状病斑,渐变黑褐色。病斑扩展环绕茎基时,地上部萎蔫枯死。幼苗发病到枯死通常历时3~4天。在潮湿条件下,病部产生密集的黑色小突起(病菌分生孢子器),表皮易剥落。田间干燥时,病部皮层紧贴茎上,髓部干枯中空。
花生成株期发病时,先在主茎和侧枝茎基部产生黄褐色水渍状病斑。病斑向上、下发展,茎基部变黑枯死,引起部分侧枝或全株萎蔫枯死,病部密生小黑点。
花生茎腐病防治方法
1、防止种子“霉捂”,保证种子质量要做到适时收获,充分晒干,安全贮藏。播前晒种和选种,应选大粒饱满种子,剔除变质、霉变、受伤种子,以减少病菌初侵染源和提高花生生活力及抗病力。此外,黄河故道花生产区可选用夏播花生留种,夏播花生发病轻,种子生活力强。
2、农业措施安排合理轮作,轻病地与禾谷类等非寄主作物轮作1~2年,重病地轮作3~4年。花生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株,并深翻,以减少土壤病菌量。将带菌的粪肥和混有病残株的杂肥施用前充分沤熟,均能减轻病害发生。
3、药剂防治
②灌根:一般可选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0倍液灌根,从每穴花生主茎顶部灌200~250ml药液,顺茎蔓流到根部,防治效果很好。
③花生齐苗后和开花前可喷洒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世高(
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45%
咪鲜胺1000倍液等药剂,每7~10天施药一次,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