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水稻稻曲病预防,病谷处理技术有哪些

2023-09-03 03:57 作者:李先生  

稻曲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它只发生在穗部,对穗上的部分籽粒造成损害。水稻菌核病是由水稻菌核病引起的一种穗部病害。病原菌首先在颖片接缝处露出黄绿小片,逐渐膨大,最后将整个颖片包裹成深绿色或橄榄色,最后裂开并覆盖深绿色粉末。由于水稻敏感生长期(晚孕穗开花期)的多雨天气和田间湿度较高,稻区稻曲病的发生较为普遍。

水稻病谷处理

1、对于要收割的水稻,如果有丝黑穗病,应人工收割有丝黑穗病的穗部,去掉有丝黑穗病的籽粒,将籽粒掩埋或焚烧,然后统一收割。

2、对于收获的水稻,如果有稻曲病,要及时将收获的稻谷病粒清除,深埋或焚烧,这样可以减少稻曲病菌毒素对水稻的污染,减少稻曲病菌的越冬基数,减少来年初发感染源。

3、收获的稻谷要及时烘干或烘干,使稻谷含水量保持在13%左右。同时,要注意防治蜀黍危害,减少水稻污染。由于稻曲病菌的毒素溶于水,大米(包括非淘米米)在烹调前应多次洗涤。

4、科学防治水稻生育期病害,降低发病程度。

(1) 选择无病种子,做好种子消毒工作。播种前,用盐水选种,剔除病种,用温水浸种℃ 10分钟,然后清洗并加速发芽。

(2) 如果在早期发现病粒,应及时清除、掩埋或焚烧。病重地收割时,应深翻,使菌核和弯孢菌在土壤中腐烂。

(3) 科学施肥,防止氮肥后期偏施。

(4) 农药防治,针对年发病较重的品种和地区,在晚稻期采用两次叶面喷施防治技术。第一次施药时间为水稻休前7-10天(即1/3-1/2植株旗叶枕和倒数第二叶枕)。第二次用药是在间歇期(5%初始峰值,或第一次用药后7-14天)。杀菌剂包括75%肟·戊唑醇WG(那地班)、36%环素·咪鲜胺SC(米优)、41%蛋氨酸·戊唑醇SC(文达)、75%吡唑酯WG(禾本科)、30%肟·戊唑醇SC(文腾)、10%井冈·蜡芽SC和24%井冈霉素a,对稻瘟病和纹枯病也有防治作用。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水稻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水稻防治方法总结 下一篇: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水稻种植方法总结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