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4 17:20 作者:李先生
一、螺丝椒的种植技术
1、种植茬口
在大棚内栽种螺丝椒,通常选在早春茬和越冬一大茬两大茬口进行种植。
早春茬:3月中下旬在温室中定植,8-9月拉秧,若管理得当,螺丝椒能生长至10-11月。
越冬一大茬:8月初至9月初定植,生长至6月底结束拉秧。
2、整地施肥
施足底肥,亩施12-15方腐熟的优质鸡粪以及牛粪。
因深耕土壤,深耕在25cm以上可使粪肥和土壤充分混合。
施肥后先晾晒几天后再耙平,因为阳光照射能够提高生物肥的活性,增加肥效。
定植前约1周,亩施12%过磷酸钙100kg和硫酸钾型复合肥75kg。
3、定植
起小高垄定植,双行定植:行距70-75cm,株距40-45cm,单行定植:行距90-110cm,株距30-33cm。
防止大水漫灌,在垄上铺设滴灌带,每1行铺设1根,将辣椒苗定植在滴灌的出水孔附近。
发现根部有病害时,可滴灌多菌灵或者恶霉灵药液进行杀菌。
在早春季节定植时地温较低,可在垄上覆盖地膜增加地温,秋季定植地温高,因此不需要覆盖地膜,防止地温过高影响根系的生长。
定植后一定要浇足定植水。
二、螺丝椒的管理方法
1、定植后到缓苗前的环境管理
因为螺丝椒喜温不耐寒,所以定植后到缓苗前这个时间段要将大棚保持在高温高湿的状态中,能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
一般定植当天不开风口,防止风吹后造成闪苗,中午时,若棚内的温度长时间都超过40℃,可开小风口。
通常只要保持高温高湿的环境,螺丝椒约2-3天便缓苗成活。
2、水肥管理
定植螺丝椒后便可开始蹲苗,若没有在垄上覆盖地膜,应结合除草进行中耕松土,结椒后就可结束蹲苗。
保持土壤见干见湿,湿润度适中,土壤忽干忽湿容易造成落花落荚,注意:勤浇小水,开花期水量不宜过大。
亩追肥大量元素水溶肥5-8kg,配合“生根膨果”型的腐植酸类肥料8kg进行冲施,注意:在结椒盛期,每次浇水后都要冲施肥。
3、整枝
去除门椒以下的全部侧枝、上部老枝以及病枝,并视具体的生长情况进行双干、三干或四干整枝法。
整枝的目的在于保持整株辣椒长势平衡,中心不郁蔽,增强田间的通风透光度。
4、采收
当螺丝椒果实的颜色呈青绿色且表皮上有光泽时,在晴天上午进行采收。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