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属茄科类蔬菜作物,根浅叶茂、生育期长、产量高、需肥量大,但不耐旱、不耐涝,所以喜欢土地肥沃透气性好,有机质高的土壤。辣椒的需肥特点如下。
一是需肥量大。辣椒养分含量高,又属无限生长型,边现蕾边开花连续坐果,比西红柿、茄子、白菜需肥量都大。
二是对
肥料依赖性大。它所需的3/5的氮磷和2/3的钾都依赖当年的
肥料。
三是对养分有特殊要求:①喜硝态
氮肥,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比例为1:1;②喜钾,氮钾的比例在1:1以上。对磷要求不高,虽不足氮的1/3,但很重要。对缺硼敏感,硼的参与能减少落花落果及植株生长畸形。据研究,每生产100千克干辣椒约需纯氮7.17千克,纯磷1.49 千克,纯钾6.93 千克,纯钙 3.24 千克,纯镁 0.68千克,比例为1:0.208:0.967∶0.453:0.095。
辣椒在各个不同生育期,所吸收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的数量有所不同。辣椒从出苗到现蕾,由于植株根少叶小,干物质积累较慢,因而需要的养分也少,约占吸收总量的5%;辣椒从现蕾到初花,植株生长加快,营养体迅速扩大,干物质积累量也逐渐增加,对养分的吸收量增多,约占吸收总量的11%;辣椒从初花到盛花,约吸收34%,盛花期到采收期对磷、钾的需要量很多,约占吸收总量的50%。从初花至盛花结果是辣椒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旺盛时期,也是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辣椒盛花至成熟期,植株的营养生长较弱,这时对磷、钾的需要量最多;在成熟果采收后,为了及时促进枝叶生长发育,这时又需较大数量的氮素肥。据测算,每生产1000千克辣椒约需氮519千克、五氧化二磷1.07千克、氧化钾6.46千克。按不同
肥料利用率计,实际施肥量氮:磷:钾应按1:0.4:0.6为好。
辣椒的需肥规律
①对
氮肥的吸收。苗期需求量少,开花结果后需氮的水平提高,盛花期和盛果期需氮达到最高水平,果实开始红熟后需氮量开始稳定下降。
②对
磷肥的吸收。鲜食椒开花前需磷量较多,生育中、后期需磷相当。
③对钾元素的吸收。在生长发育前半时期,即果实迅速膨大之前需钾少。在生长发育后半期需钾多,可施速效
钾肥,以膨果增产提质。
辣椒从生育初期到采收期不断吸收
氮肥,其产量与
氮肥吸收量之间有直接联系。辣椒的辛辣味与
氮肥用量有关,施用量多会降低辣味。供干制的辣椒,应适当控制
氮肥,增加磷、
钾肥的比例。
氮肥用量过多,营养生长过旺,果实会因不能及时得到钙的供应而产生脐腐病。在初花期特别要节制
氮肥,否则,植株徒长,生殖生长推迟。随着植株不断生长,磷的吸收量不断增加。不过,吸收量的变化幅度很窄,总吸收量约为氮的1/5。磷不足会引起落蕾、落花。磷是花芽发育良好与否的重要因素。钾在辣椒生育初期吸收量少,开始采摘果实后增多。结果期如果土壤钾不足,叶片会表现缺钾症,发生落叶,坐果率低,产量不高。钙吸收量比番茄低,如不足,会诱发果实的脐腐病。在整个生育期不可缺钙。定植初期吸收镁少,进入采收期吸收量增多,此时如镁不足,叶脉间黄化成缺镁症,影响植株生长和结实。辣椒缺硼时,叶色发黄,新叶生长慢,根木质部变黑腐烂,根系生长差,花期延迟,并造成开花但不结实,影响产量。